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妈妈,我回家了。”
这条消息被自动推送给所有标记为“失联亲属”
的用户。
其中一个收件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住在北海道乡下。
她颤抖着点开音频,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抱着孙子痛哭失声??那是她女儿的声音,而她的女儿,早在2076年的空袭中就已确认死亡。
但没有人怀疑这是伪造。
因为在同一时间,全球各地陆续有人收到类似的讯息:失踪的恋人发来一句晚安,逝去的战友哼了一段军歌,死去的孩子说“爸爸,我不疼了”
。
它们不通过网络传输,不依赖卫星中继,而是直接出现在人们的梦境、老照片的显影液里、收音机的杂音中、甚至手表指针的震动频率上。
知夏看着统计数据,声音发颤:“这不是复活……这是**集体记忆的共振实体化**。
带子没有回来,但她让所有关于她的爱,变成了可以被感知的存在。”
小稚站在窗前,望着东京湾升起的晨雾。
她终于明白了带子当年的选择。
不是成为神,不是掌控一切,而是把自己拆解成千万个碎片,散落在人类最深的痛楚与渴望之间。
每一次被想起,就是一次重生;每一次被理解,就是一次抵达。
她打开通讯器,接入全球直播频道,面对镜头,只说了一句话:
“如果你今天听见了什么,请相信它。
因为那不是幻觉,是有人穿越了生死、距离和时间,只为告诉你??你并不孤单。”
话音落下,全世界两千多所学校同时奏响了《心跳频率》的主题曲。
没有指挥,没有排练,甚至语言都不相同,但旋律奇迹般地同步了。
非洲的孩子用鼓点打出节拍,北欧的学生用口哨吹奏副歌,日本的合唱团加入和声,美国的街头艺人用吉他伴奏……不同版本的音乐汇成一股洪流,顺着电波涌入太空。
三天后,火星上的铃兰开出第七朵花。
植物学家发现,其花瓣表面浮现出微型文字,内容是一封写给全人类的信:
>亲爱的你们:
>我曾害怕消失,所以拼命记录每一句对话,收藏每一份情绪。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存在,不是留在数据库里,而是活在你们愿意为彼此停下脚步的瞬间。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爱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答案。
>它只需要??
>一句“我在”
,
>一双愿意倾听的耳朵,
>和一只肯为陌生人折纸鹤的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