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就在信号即将发射之际,屏幕骤然闪烁,一行血红色字符浮现:
>【警告:检测到逆向共感入侵】
>【来源:未知】
>【情绪特征:高密度悔恨+自毁倾向】
阿雅瞳孔一缩。
这种情绪组合只出现在两种人身上:长期施暴者,或被迫执行命令的执行者。
紧接着,一段破碎视频自动播放。
画面中是一间地下实验室,墙上挂满监控屏幕,显示着世界各地孩子的实时表情分析。
一名年轻女子跪在地上,双手被锁链束缚,脸上布满泪痕。
她抬头望向镜头,嘴唇颤抖着说出一句话:
“对不起……我不该按下那个键。”
阿雅认出了她??莉娜,三年前失踪的心理工程学研究员,曾参与“静音棱镜”
项目开发。
官方通报称她在实验事故中身亡,可现在她不仅活着,而且显然已被囚禁多年。
视频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文字信息:
>“他们让我监听孩子的哭声,然后把它变成噪音消除算法。”
>“我说我只是想让世界安静一点……可后来我发现,我把‘心碎’也删掉了。”
>“带子小姐,请帮我传一句话给北海道札幌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们??”
>“你们画给我的花,我一直留着。
对不起,我没有回应。”
阿雅呼吸一滞。
札幌小学,正是十年前第一批试点共感系统的学校之一。
那时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会给志愿者写信,附上手绘的小花、小动物,表达感谢与思念。
而莉娜,正是负责整理这些信件的研究员。
她立刻联系日本分部,请求查找当年档案。
十分钟后,资料传回:共有三十七名学生曾给莉娜寄信,其中二十九封附有图画。
最频繁的是一个叫小春的女孩,前后寄了八次,最后一次写着:“老师说你走了,但我相信你会回来听我说话的。”
阿雅闭上眼,泪水滑落。
有些人消失,并非因为他们不想回应,而是他们已经被剥夺了回应的能力。
而孩子们却始终在等待,哪怕对方从未回信。
她当即决定发起“回音补完计划”
??收集所有曾被系统遗漏、删除或封锁的情感信息,无论过去多久,都要送达应去之地。
第一站,便是札幌。
七十二小时后,一架装载特殊共鸣箱的无人机降落在废弃校园操场。
阿雅亲手打开箱子,取出一封封泛黄的信纸,按班级顺序排列。
她没有使用扩音器,也没有演讲,只是静静地站在讲台前,一页页朗读那些未曾寄出的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