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路晓琪看到这个古典舞爱好者长篇大论的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踹燕这个动作呢非常漂亮,而且很能体现舞者的软功,所以编舞的时候大多会将它放在情绪爆发也就是高潮的部分,总之是展现华彩的一个点。
那么,在它的前后,势必就会有一系列的动作作为衔接。
】
【这些动作的编排是有讲究的,要流畅好看,同时也要让舞者能够更好的借力。
比如舞剧《铜雀台》里面,先设计了一个大跳再接踹燕,舞者就能借落地的冲击力作为反弹,这样做出来好看又相对比较轻松。
】
【但口罩姐这一幕是没有任何前序动作的,爆发力可见一斑。
而且她完全做到了“前腿如钉,后倾如弓”
,甚至后倾的角度可以和“青绿腰”
相比了,这就很难很难了。
你们明白了吗?】
下面回复了一排:
【懂了。
】
【层主讲得很清晰,明白了。
就像是玩游戏,放大招之前都要蓄势攒蓝条,但口罩姐完全省略了这个,随手一跳就做出了大招。
】
【口罩姐的核心力量真的绝。
】
那位略懂中国舞的层主又回复了一条:
【刚刚讲了前序动作的不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序动作。
踹燕要稳稳当当收回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般走两种路线,要不就重心复位,让身体平稳下来,要不就利用惯性继续衔接其他动作。
但不管怎么样,都是要有一番大动静的。
可口罩姐就是这么腰一拧,有点像是云肩转腰,但好像又有点区别......总之,她就是这么轻轻松地起来了,好像就是做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
实不相瞒,我看了好几遍都没懂她这个腰到底是怎么拧的......】
【总之,这么一个难度极高的动作,结果只是为了接几个碗。
我现在情绪比较复杂,只想说,这些碗到底有多贵啊!
啊啊啊!
它应该出现在舞台上,而不是在小饭馆里啊!
你们懂我的心情吗?】
路晓琪默默给她的所有回复点了个赞。
懂,也不太懂。
她对传统的古典舞并不是很熟悉,跟风想去看舞剧但最后也都没去成,对这一项传承千年的优美艺术的认知只停留在这几年春晚红出圈的几支舞蹈上。
但是,这位评论者的解释讲得很通俗易懂,她被这么一讲,也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