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女人低头抹泪,终於点头。
接下来几件多为寻常旧物,有民国铜锁、老式算盘、婚书契约等,马耀阳一一耐心点评,该值几百就说几百,不该抬价也不虚夸。
村民们渐渐信服,原本紧张的气氛也鬆弛下来。
直到下午3点,一位拄拐杖的老农最后一个走进来。
他姓周,白髮苍苍,穿著洗得发白的中山装。
他没说话,只是將一个用油纸层层包好的木盒放在桌上。
盒盖掀开,一方砚台静静臥於其中。
石质黝黑泛紫,石理细腻如肌肤,上方天然形成一片金星晕散,宛如夜空流霞。
砚池雕作如意云纹,背面刻有一首小诗:“墨海深耕岁月深,寒灯照影写孤吟。
此心不负松烟约,留取清声答故林。”
下署“慕白山人”
。
马耀阳瞳孔骤缩。
“周慕白……就是那个文史馆的研究员?”
他抬头看向老人。
老人点点头:“我是他孙子。
这方『紫玉金星砚,是他生前最爱之物。
六七年风声最紧的时候,他把它埋在家后桂树下,临终前才告诉我位置。
这些年我一直藏著,不敢拿出来。”
马耀阳双手微微发抖。
他知道,周慕白不仅是地方志专家,更是少数参与过崇文书院文物抢救工作的学者之一。
而这方砚台,极可能是当年书院遗物流散的最后一环。
“这砚……”
他深吸一口气,“材质出自歙县老坑,雕刻为乾嘉年间徽派工法,加上名人旧藏、歷史背景、文化意义...”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
“市场估值,一百二十万起步。
若是进入学术体系,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店內一片寂静。
老农嘆了口气:“我不卖钱,只想找个人託付。
我想把它捐出去,但不知道捐给谁,才能让它真正被人记住。”
马耀阳站起身,郑重鞠了一躬:“周老先生,如果您愿意,我们可以联合申报『民间文物守护计划,由您指定机构收藏,並立碑记名。
同时,我会撰写一篇考据文章,还原这段歷史。”
老人看著他,良久,露出一丝笑意:“好,那就交给你了。”
暮色降临,人群散去,店內归於寧静,那只宣德炉依旧静置於长桌中央,炉身映著余暉,泛出淡淡紫光。
陈家富望著窗外渐暗的街景,忽然轻声说:“今天来的这些人,手里攥著的不只是老物件,是他们的命根子,是祖宗的脸面。”
马耀阳站在窗边,手中摩挲著那张夹在日记本里的復原草图。
“所以我们要守住的,也不只是文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