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吴敏道:“不错!
谁人不想建功立业,他们肯定听殿下的!”
赵桓怔了一下,心中属实畏惧,不愿意去面对叛军。
“孤孤王又不曾领兵,如何能退敌,万一被叛军捉了,反倒成了他们威胁父皇的手段孤还是在这里呆着吧。”
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正在此时,外面的宦官又进来报称:“殿下,李.”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高大文士迈步走了进来,“殿下!
官家和蔡京,要对禁军下手了,此乃天赐良机!
殿下快些拿把剑,我等护着你去捉了何灌!”
几人纷纷侧目。
来人是李纲李伯纪,正是他们一党当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少有文名,时人许之为将来必然入政事堂秉政。
政和二年在他二十九岁的时侯进士及第,短短三年就做到了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提拔的如此之快,即使在大宋也很罕见,时人都认为他必然前途无限。
等到了四十岁,必然可以拜相!
但是李纲一封议论朝政过失的奏章一上,顿时就丢官去职。
当时赵佶即位已经十余年,位置坐稳,就开始暴露本性。
蔡京当时在相位之上,也以丰亨豫大之名推波助澜。
大治宫室,开始设立石纲,立道官二十六阶……无数新奇古怪的样拿出来。
当时朝中蔡京用一块元佑党人碑,把旧党打的不敢抬头,所以旧党对此都装作没看见。
这也是大宋党争的传统,失势时候就尽量低调,得势了就尽情猖狂。
就只有李纲这位入官才三年的家伙直言上书,奏折中对着赵佶啪啪打脸。
用词之激烈,他们一党的官员们看到都心有余悸,李纲也毫不出意料的被赶出朝堂。
大家都是为他惋惜,尤其是旧党清流中人,都觉得他如此大好前途,说丢就丢了,是自己党内的损失。
第一次罢官,李纲好歹没有被追夺出身,还有做官的资格。
又过了三年,总算起复回朝,还给了一个太常少卿,国史编修的闲官的去做。
既然当御史你总是直言无忌,让人生厌,那就且修国史去,看你还能折腾出什么妖蛾子出来?
照理说第一次罢官,算是你李纲胸中还有一腔热血在,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气在。
好容易起复回来了,就该踏实熬资历,将以前丢掉的时间追回来。
等到了五十岁,也未尝不是政事堂有望。
毕竟他有文名,有声名,大宋就看重这个。
赵佶罢斥他三年还是将他召回来使用,也是盘算着这家伙性子磨好了,自己可以大用的。
却没想到,起复回朝不满两年。
宣和元年李纲再一次上书,又言及别看现在大宋一团鲜着锦,烈火烹油的模样。
内囊里却是千疮百孔,处处都埋着莫大隐患。
还一条条一款款的将这些内忧外患都列了出来,生怕赵佶看得不分明,每一条都是指着赵佶鼻子骂。
他说东南应奉行事之酷烈,江南百姓之民不堪命。
朝中财政之窘迫,处处度支为难。
宣和元年黄河大水引发了汴河决堤,原因竟然是在每年修河的时侯,三司竟然拨不出钱来了!
大宋兵事废弛,除了陕西诸路,其他地方的厢军完全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