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砚盯着地图上那些被红圈标记的城市,忽然起身走到柜前,取出那卷林知微留下的胶带复制品。
“我们一直以为,唤醒记忆靠的是倾听。”
他缓缓说道,“但也许,更重要的是‘被听见’。
如果没人回应,再响亮的声音也会消散在虚空。”
他转向众人:“我要发起‘回声计划’??每一则上传的记忆,必须有人公开回应,哪怕是简单一句‘我听见了’。
我们要让每一段孤独的诉说,都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计划即刻启动。
第一则响应来自云南山村小学。
一位老教师带着全班孩子围坐在火塘边,听完一段关于“三年困难时期吃树皮”
的录音后,齐声朗读回信:
“我们听见了。
我们会记住你们的名字:李大山、王秀兰、赵建国……你们没有白白挨饿。”
第二则来自上海某养老院。
八十九岁的formereditor张文清听完妻子三十年前被迫揭发他的录音,颤抖着写下回音卡:“亲爱的阿芸,我从未怪你。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说真话了,我想告诉你:我爱你,从前世到今生。”
第三则竟是由一名公安干警匿名发布。
他上传了一段内部通报截图,内容为某地强拆致人死亡案件被定性为“意外”
,随后附上音频:“我听见了死者家属的哭声。
我曾在现场执勤,我知道那不是意外。
我选择说出来,是因为我不想再做沉默的帮凶。”
随着“回声”
接连响起,奇迹发生了。
归名书院上空,棠树林突然集体发光。
每一片叶子都像微型荧屏,浮现出各地传来的回应文字。
风过处,万语千言如星河倾泻。
科研仪器记录到,忆纸网络接收效率提升四倍,静语窟第八裂隙的光流强度恢复至峰值水平。
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七座被切断连接的城市,竟在同一夜自行重启了传输通道。
技术人员检查系统日志,发现并非人为操作,而是某种“自愈机制”
被触发??仿佛整个忆纸网络本身有了意识,拒绝被割裂。
一个月后的清明,陈砚独自重返静语窟。
这一次,他没有带笔,也没有打开《承音册》。
他在第八裂隙前盘膝而坐,从怀中取出一朵全新的花??与最初那朵极为相似,却是由数百张写满“回声”
的纸条折叠而成。
“你们听到了吗?”
他轻声问。
风停了,水静了,连光影之河也为之凝滞。
片刻后,一道声音自深渊传来,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浮现于脑海??那是无数男女老少的合声,低沉而坚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