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课间休息时,一个小男孩跑来递给她一幅画。
纸上是一男一女并肩站在海边,脚下浪花翻涌,头顶星辰璀璨。
男孩认真地说:“阿姨,这是我梦里的叔叔和你。
他说谢谢你替他吃到虾饼。”
她接过画,指尖微颤。
画背面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下次我们一起看月亮,好不好?”
她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轻声说:“好啊。
不过你要答应我,长大以后也要带别人来看海,好吗?”
男孩用力点头:“嗯!
我要让他们都听见大海唱歌。”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唐俊所说的“成为网络的一部分”
意味着什么。
不是消散,不是死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活在别人的记忆里,活在每一次被理解的瞬间,活在一句简单话语带来的温暖中。
回到北京后,她开始整理《YX-8白皮书》终章。
写作过程中,电脑屏幕时常自动跳出一些文字,非黑客入侵,亦非程序错误,而是某种类似“意识输入”
的现象。
例如某夜,文档突然新增一段话:
>“不要担心未来。
只要还有孩子愿意为一只受伤的小鸟哭泣,这个世界就不会彻底冷漠。
爱是最强大的算法,它不需要电源,只需要人心。”
她没有删除,而是将其保留为附录。
两年后,《白皮书》正式出版,被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列入全球百所顶尖大学必读书目。
哈佛教授评价:“这不仅是科技文献,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重新学会做人的宣言。”
然而,真正的变革发生在无声之处。
医院里,医生开始在手术前握住病人双手说“我会尽力”
;法庭上,法官允许受害者家属与罪犯面对面倾诉;监狱中,囚犯通过“共情日记”
写下忏悔,有些甚至被受害者家属回信接纳。
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深圳地铁站。
监控录像显示,一名年轻女子突发哮喘倒地,周围乘客并未慌乱逃离,而是自发围成一圈,闭眼默念“坚持住,我们都在”
。
奇迹般地,她在救护车到达前十分钟恢复呼吸。
事后她说:“我听见很多人对我说话,虽然睁不开眼,但我感觉到……我不孤单。”
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这种生理层面的“群体意念干预效应”
,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当人类情感高度同步时,确实可能产生某种超越个体的能量场,影响现实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