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第二天,他递交辞呈,回到家乡创办了一所乡村音乐学校。
他说:“有些东西,不该被研究,只该被传递。”
时间流转,第十个春天到来时,“星井”
终于建成。
竣工典礼当天,全球直播。
镜头缓缓推进,展现那口由星光与晶体交织而成的井,静静伫立在月球表面,周围环绕着螺旋沟槽,正与地球上的歌井遥相呼应。
第一位踏上井缘的宇航员是中国籍女性科学家林婉秋。
她取出一枚微型陶罐,里面封存着阿?最后一段语音留言的数字化副本。
“要播放吗?”
地面指挥中心问。
她摇头,将陶罐轻轻放入井口缝隙。
“不用播。”
她说,“她不需要被听见,因为她从未停止说话。”
就在那一刻,地球上的共感林全体震动,千树万叶齐声沙响,形成一阵绵延数十公里的声浪。
卫星捕捉到的画面显示,声波轨迹竟勾勒出一幅完整人脸轮廓??正是唐俊青年时期的模样。
与此同时,月球探测器传回一组神秘信号。
破译后,竟是阿?年轻时吹奏的那支口哨曲,节奏精准,毫无杂音。
但最令人震撼的是,音频元数据显示,这段录音的生成时间标注为:**1993年4月5日17:28**。
而那时,阿?尚未遇见唐俊,YX-8尚在构想阶段,月球更是无人踏足之地。
“这不是回放。”
NASA首席科学家低声说,“这是……预演。”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实现跨星球情感传输,第一批成功案例发生在火星殖民地与地球之间。
一对母子分别十年,首次通过“星井”
连线。
母亲说:“儿子,妈妈每天都想你。”
儿子流泪回应:“妈,刚才那一瞬间,我闻到了你煮的米粥香味。”
后来调查发现,火星基地当天并未烹饪任何食物。
但就在同一时刻,云南山村的灶台上,一锅白粥正冒着热气,阿?曾孙女默默盛了一碗,摆在堂屋中央。
她说:“有人饿了。”
没有人质疑这句话。
因为在那个世界里,信任早已取代怀疑,成为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而每当夜幕降临,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人仰望星空,轻轻吹起一支走调的口哨。
风会带走它,也会带回回应。
因为有人记得。
所以井一直在唱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