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13工厂。
这是一个还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对外招工的厂子。
目前全厂的员工都是从原本的军工厂调来的工人,或者是战争结束后安排的转业军人。
厂子规模有一千一百多人。
这个没有正式挂牌的厂子属于军工重地,和其他军工厂-样都实行的是军管制度。
这也确实不能让普通老百姓进来上班,-般的老百姓可受不了军管制度的管束。
之所以这么严格,也是因为113工厂生产的东西特殊。
从李锐带着网咖回到本时空之后的第三个月开始,国家就开始研究电脑科技。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李锐的网咖毕竟是依靠后世科技建设的。
目前能有的超级算力也是建立在李锐可以从后世网购而来。
万一某一天李锐的网购不行了呢?
甚至于某一天,李锐和他的网咖就像是突然出现-样,直接突然消失了呢?
所以现在既然有机会了,那么中国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家。
李锐对此也是非常配合。
并且对新中国建设时期全盘学习苏联,甚至准备搞电子管计算机的计划进行了修改。
保留一点电子管计算机确实有必要。
万一冷战变热战变核战,那么电子管计算机确实更保险。
这是战备物资,就算是元时空后世的七十年后,中国还有一部分电子管厂没有因为落后而被淘汰。
它们除了生产音乐发烧友和无线电发烧友用的电子管之外,国家也会定期采购一批电子管作为储备。
但也就是如此了,真的把电子管当成计算机发展技术是不行的。
因为这条路算力不够啊。
所以还是集成电路吧。
虽然集成电路在核战时期确实脆弱,一发EMP就能让绝大多数集成电路的电器报销。
但是这玩意儿算力长的快啊,技术也有现成的大道可以抄啊。
而且早期集成电路其实是可以当成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做的。
比如将小霸王的主控芯片线路用贴片晶体管的方式来手工制造。
这主控芯片的大小会从原本的一一个手指的大小,扩大成为一一个电脑主板(约一个11寸笔记本大小),并且效率只有原芯片的四分之一的效率。
听起来好像是是一种很蠢的做法。
但是在集成电路的技术和生产设备的能力没上去之前,这种充满了电子朋克味道的制作技术,却是现在中国的最优解。
中国卖去苏联的一众火控计算机,里面塞的就是这样制作的芯片(板)。
而且还是阉割版,算力只有小霸王那个主控芯片的八分之一。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已经够用了。
反正苏联人是如获至宝。
并且一直说想要和中国人展开计算机领域的合作研究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