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令人震惊的是,名单末尾附有一段语音备份,录制于某个地下审讯室:
>“第39号实验体今日完成最终调试。
确认其已丧失自主提问能力,对权威指令响应速度提升%。
项目负责人签字:林振邦。”
>(背景中有孩童微弱抽泣)
林振邦,现任国家安全顾问,曾被誉为“社会稳定架构师”
。
消息泄露当日,三百余名受害家庭聚集在国务院门前,手持蜡烛与老式录音机,集体播放亲人最后留下的声音片段。
有人放的是父亲绝食前的独白,有人播的是妹妹失踪当晚写下的日记,还有一位白发母亲,反复播放儿子五岁生日时唱的《小星星》??那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自由发声。
政府被迫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但就在听证会召开前夜,共心仪的主服务器遭遇逻辑炸弹攻击。
攻击方式极其古老??一段循环播放的童谣,正是当年用于诱导儿童进入“深度服从状态”
的初始训练曲。
系统AI自动启动防御机制,却在清除过程中意外释放了部分未公开的原始日志。
这些日志揭示了一个惊天真相:所谓“共心仪复原计划”
,并非始于孙女的追寻,而早在二十年前就已被秘密重启。
陈晓峰并非孤身行动,他的背后,是一个由幸存“声囚”
子女组成的地下网络。
他们潜伏在教育、医疗、科技系统内部,默默篡改教材、延迟设备更新、保护关键证人。
而陈晓峰的女儿,正是这个网络的最后一环。
“我们不是反抗者。”
她在后续访谈中说,“我们是寄生虫。
寄生在这个试图让我们沉默的体制里,一点点啃噬它的根基。
父亲知道早晚会被发现,所以他选择在最后一刻,把真相包装成忏悔,把钥匙伪装成赎罪。”
风暴中心,孙女却日渐平静。
她搬进了望归村的一间老屋,每日清晨步行至纪念馆,检查共心仪的运行状态。
系统如今已转入分布式管理模式,七万两千名参与者各自持有加密密钥,任何重大操作都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它不再发出统一频率,而是成为一个开放平台,供人们上传、比对、验证彼此的声音记忆。
某日黄昏,她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一张从未见过的照片:1975年夏,一群穿白大褂的研究员站在NS-7基地门口合影。
人群后排,站着一个年轻女子,面容清秀,眼神沉静。
她胸前别着一枚铜牌??与七块之一的纹路完全相同。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致未来的孩子们:如果你们找到这张照片,请告诉世界,我们也曾试图阻止这一切。
??沈兰,声学伦理组,1975.8.17”
孙女立刻联系明心。
经过面部识别比对,确认沈兰正是当年唯一公开反对“净音计划”
的首席声学家,随后被宣布“因精神崩溃离职”
,从此杳无音信。
“她没疯。”
陈晓芸看完资料后轻声说,“她是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