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正堂之内,鸦雀无声。
薛淮这一连串的质问极其犀利,宋义等人固然心中恼怒无比,却又无法立刻拿出有力的驳斥??漕运积弊若不严重,天子也不会容忍区区一个商贾协会挑起争端,正是因为千里运河乱象丛生,他才...
风停了三秒。
紧接着,整片桃林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推了一把,枝条齐齐向天空伸展,仿佛在行一种古老的礼。
老吴留下的那把扫帚,在值班室的墙上轻轻晃动了一下,木柄与钉子摩擦出细微的“吱呀”
声,像是一句迟来的回应。
林婉站在纪念馆外的石坪上,手里握着一块巴掌大的陶片,边缘粗糙,中心嵌着一粒微光闪烁的晶体。
这是她从母亲最后调试的共心仪原型机里取出的核心元件,据说是当年周临川亲手封入的“语种种子”
??一种能将人类情感转化为可传播声波的原始编码器。
它本该早已失效,可在“坦白标准”
协议发布后的第七天,它突然开始自鸣,频率恰好与小女孩画中那棵桃树的根系共振图谱完全吻合。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陶片,轻声道:“你也在等吗?”
没有回答,但她的终端震动了一下。
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不是来自系统通知,也不是网络消息,而是直接从设备底层浮现的字符,如同有人用指尖在代码深处刻下:
>“是的。
我们都在等一个名字。”
林婉怔住。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年她一直回避的问题,并非技术如何修复、历史如何清算,而是??**周临川到底是谁**?
官方档案里,她是“众声协议”
的奠基者之一,是林振邦的学生,是早逝的天才科学家;民间传说中,她是幽灵歌者,是能听见死者低语的女人;而在那些深夜收听“临川之声”
的人耳中,她更像一种情绪本身:温柔、破碎、执拗地不肯消散。
可没有人真正叫过她的名字,像亲人那样。
就像母亲临终前写的《听者》手稿最后一章标题所写:“**当我们不再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她就死了两次。
**”
林婉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对着空气说出那个从未出口的称呼:
“临川姐。”
刹那间,陶片上的晶体骤然亮起,光芒顺着她的手腕蔓延至肩头,又沿着脊椎向下,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声音正从她体内苏醒。
她感到胸口发烫,耳边响起一阵极轻的呼吸声,像是有人靠得很近,却又隔着千山万水。
“你终于……叫我了。”
那声音说,带着笑意,也带着泪意。
林婉睁开眼,看见自己面前的地面上,影子正在分裂。
不是光线造成的错觉,而是她的影子缓缓抬起手,做出了一个她从未做过动作??右手抚胸,左手横举,如同宣誓。
与此同时,全球所有接入“坦白标准”
的终端同时黑屏一秒。
再亮起时,界面不再是文字或音频波形,而是一张缓慢展开的地图:中国西北,临川故地,一条由无数细小光点连接而成的脉络正从地下浮现,形如神经网络,贯穿沙漠、戈壁、废墟与新生的城市。
地图中央,标注着一个坐标,以及一行字:
>第一次真实命名已完成。
>情感共鸣链路激活。
>开始回收遗失语境。
林婉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