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安州的日子,赵立宽每天都会轮着去各营蹭饭,时不时留宿各营,与将士们一起开卧谈会,谈天说地,纵论古今。
多和士兵们交流培养感情,也让军需官没法上下其手。
赵立宽上高中大学的时候,每次读史书,一说名将,必然不说他们的战术战法,总说与士兵同甘共苦之类的。
他既不理解也觉得太假,和士兵同甘共苦就能打胜仗?这也太扯了。
但自己亲身经历后才明白这有多难。
像他这种率领两万多军队的将领所掌控的资源实在太多。
每个月粮草、皮革、箭矢、铁等经手无数。
光是粮草补给每月就有一万多石,箭矢十万发左右,其余战略物资不计其数。
光这些东西就价值连城。
为不掣肘战争,对统军将领在物资使用上的审察也是最宽松的,只有战功有监军使认真省察。
说白了皇帝不怕大将浪费,就把大将打不赢,一但打不赢,节省再多都没用。
一旦打赢了,付出再多都甘心。
而且两万多大军的军饷都是通过他发下去。
除各种补给,他这每月还有两万贯左右的钱经手。
要知道即便在物价飞涨的前线一贯钱也能买一石米,一百二十斤左右!
每个月这么多物资经手,就是随便添点油也能腰缠万贯。
还有几万人可以使唤。
身为大帅指挥几万人部队,每天调动一百人伺候自己不过分吧?
这一百人二十个打猎,二十个钓鱼,二十个采买,二十个负责洗漱穿戴,二十个准备车马出行。
就是土皇帝的生活。
在这种诱惑下,还能放下享受不被诱惑,和士兵同甘共苦,需要非常大的毅力。
而常在军中的将士们也是明白其中关键的,面对这样的主将他们自然拥护。
所以也有可能不是那些人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成为名将,而是与士兵同甘共苦让那些人获得成为名将青史留名的机会。
赵立宽是个贪图享受的人,但他不断用史书中哪些例子来规劝自己。
最终在心中驯服了自己,理智的选择和将士们同甘共苦。
当然,他也给自己留了些许特殊享受,那就是钟剑屏给他站岗。
在里面站那种。
......
整个六月,无论叛军如何叫骂,如何送战书,安州城头依旧高挂免战牌。
叛军也越来越焦急,乃至组织了几次攻城。
不过他们的工匠显然与周军差远了。
第一次造了五座攻城车,还有冲车。
被堑壕、拒马、鹿砦等阻挡,一面开辟道路一面进攻,花了三天推到城墙前,结果经验不足,外面没有涂上湿润的泥巴,被他们用松脂鱼肉罐烧了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