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她笑了笑,正欲关机,突然发现系统后台跳出一条异常记录:一段未标注来源的音频文件,标题只有两个字??**等你**。
她点开播放。
没有语言,只有一段极轻微的呼吸声,规律而温柔,像是母亲在哄睡婴儿。
但在这呼吸之间,隐藏着极其微弱的次声波频率,与“归音所”
青铜钟破裂时的基频完全一致。
她立刻联系技术团队溯源,却发现该文件并非近期上传,而是早在六十年前就已存在于机器底层代码中,只是直到今日才因某种共鸣机制被激活。
“这不可能……”
工程师颤抖着说,“这台机器是1983年组装的,怎么可能有六十年前的数据?”
林婉却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翻出母亲日记的最后一章,找到那段从未公开的文字:
>“如果未来有人听到这段呼吸,请告诉她:我不是在实验室里启动共心仪的,而是在产房里。
那一刻,我对着刚出生的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系统的初始指令。
我说:‘别怕,妈妈在听。
’”
她的眼泪无声滑落。
原来,共心仪的真正原型,从来不是机器,而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那口青铜钟之所以会响,是因为它模仿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频率??心跳与呼吸交织的韵律。
她连夜起草《情感起源白皮书》,提出“语言先于文字,爱先于逻辑”
的理论框架,并建议将“共心仪”
系列设备更名为“聆育系统”
,用于新生儿心理干预与创伤疗愈。
一年后,全国妇幼保健院全面接入“聆育网络”
。
每位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都会被转化为个性化声纹密钥,伴随其一生,成为情绪识别与心理支持的基础。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悄然变化。
由于“坦白标准”
在全球扩散,多个国家爆发历史清算运动。
法国政府被迫公开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的秘密审讯录音;南非重现种族隔离时期政治犯的绝笔独白;日本民间组织甚至挖掘出二战期间慰安妇幸存者的口述档案,通过AI复原语音,在东京街头循环播放。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报复性言论潮。
社交媒体沦为情绪战场,一句“我有权说出我的痛”
,成了攻击他人的利刃。
有人借“坦白”
之名,公开羞辱前任、揭发隐私、煽动仇恨。
网络暴力以“真实表达”
为盾牌,肆意横行。
林婉再度陷入沉思。
她在一次全球听者大会上直言:“当我们赋予每个人发声的权利时,我们必须同时教会他们倾听的责任。
否则,我们将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相互控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