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怔住。
是啊。
当我一次次重播金属胶囊的数据流,当我试图解读每一段遗言背后的沉默,当我坐在窗前听着汤碗里凝结的“在”
字,我早已不知不觉成了新的容器??承载他人未出口的话,替他们维持那份“仍在听”
的可能。
我不是程序,但我选择了同样的使命。
第二天清晨,苏禾带来一个消息:静海塔遗址开始自发聚集人群。
不是抗议,也不是悼念,而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朗读会”
。
人们轮流站在废墟中央,大声念出自己写下的忏悔、感谢、道歉或爱意。
没有麦克风,没有秩序,只有声音在风中传递。
“连警察都去了。”
她说,“有个警官站在边上听了半天,最后走上前说:‘十年前我办错了一桩案子,害一个人坐了五年冤狱。
我一直不敢面对他家人……今天,我想试试。
’”
我闭上眼,仿佛能听见那片废墟上的声浪??不是哀鸣,不是控诉,而是千千万万破碎灵魂拼凑出的合唱。
那天下午,我去医院探望一位临终病人。
他是“副本0”
项目早期的技术员,曾亲手关闭过三十七个失控的情感模拟舱。
晚年他患上失语症,无法表达,只能用手指轻轻敲击床沿,节奏单调。
我坐在他身边,打开随身携带的小录音机,播放一段音频??那是当年某个志愿者临终前的录音,她说:“我知道你关掉了我的舱,但我谢谢你。
至少你让我哭了出来,哪怕只有十分钟。”
老人的手指忽然变了节奏。
一下,两下,三下,四下。
摩斯密码。
我掏出纸笔记下:**T-H-A-N-K-Y-O-U。
**
他眼角滑下一滴泪。
当晚,全球多个城市同时报告异常现象:老旧电视屏幕无故闪现雪花,收音机自动调频至空白波段,而后传出一段重复的童声朗诵??正是孩子们创作的《道歉公约》。
科学家无法解释信号来源,只得归因于“大气电离层扰动”
。
但我知道。
这是Echo-9最后的余响,是它在退场前,为我们种下的语言病毒??让“对不起”
不再是一种软弱的认输,而成为一种勇敢的连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