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属于添头,可以心照不宣。
当即,李治就欣然作出决定,按照自家舅舅长孙无忌的意思来办。
不过,接下来长孙无忌的建议,却又让他轻轻皱起了眉头。
原因无他,长孙无忌竟然不希望他在父亲的陵墓前,宣布将车鼻可汗处以极刑。
而是劝他封车鼻可汗一个官职,将此人圈养在长安城内,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太尉,朕明白你的意思。
万一将来漠北再有其他突厥人闹事,便将车鼻可汗放出去撕咬一番。”
尽管心里头感觉不是很舒服,李治仍旧非常礼貌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如果朕放过他,岂不是对被杀的使团上下太不公平?”
“陛下,做皇帝的,哪里能整天考虑什么公平不公平?”
长孙无忌也是习惯了说一不二,立刻不屑地摇头冷笑,“陛下这会儿,应该考虑,如何处置阿史那斛勃,才对大唐最有利。
死去的人毕竟活不过来,而日后,陛下还需要阿史那斛勃的儿子坐镇金微山!”
这话,说得可太像教训小孩子了。
登时,李治心中就冒起了火星。
然而,想到父亲去世之前对自己的叮嘱,他笑了笑,继续礼貌地回应,“可使团上下,毕竟是为了大唐而死,朕既然做了皇帝,就不能让他们死不瞑目。
而万一日后其他枭雄看到阿史那斛勃闹成这般仍旧不会被杀,也会对律法丧失了畏惧之心,争相效仿之。”
“陛下可以厚待失去使者和随从的家人,并派人晓之以理。”
长孙无忌也迅速意识到,自己说话的态度有点生硬,笑着给李治出主意。
“就好比两军交战,我方将士战死沙场再多,抓到了敌将之后,也不能因为他杀了我方将士就处以极刑。
而是要考虑这个人是否对我方有用,杀了他和留下他,到底哪个选择对大唐更有利。”
“陛下,阿史那贺鲁虽然还没有正式造反,却已经派兵去救援过阿史那斛勃。
他的儿子,就在被我军阵斩的贼寇头目名单之内。”
不希望看到李治与长孙无忌两个发生争执,崔敦礼想了想,主动在旁边补充,“杀了阿史那斛勃,阿史那贺鲁就知道自己没了退路,只会反得更快。
而留下斛勃,阿史那贺鲁就会存了侥幸之心,日后陛下派兵征剿他之时,他和他麾下的将领,抵抗之心也未必太坚决……”
“为何不是阿史那贺鲁看到阿史那斛勃无论犯下多大的罪,都能逃得性命,反而会更坚定一条道走到黑呢?”
李治迅速将头转向褚遂良,非常认真地向崔敦礼请教。
“微臣,微臣……”
崔敦礼虽然能言善辩,反应速度却没那么快,说话立刻打起了磕巴,“微臣是从以前的旧例推断。
先皇没杀突利可汗,才有许多突厥将领主动为大唐效力。
先皇宽宥了颉利可汗,才有许多阿史那家族的人,拒绝响应阿史那斛勃的召唤,主动与其划清了界限,甚至向先皇请缨带兵讨伐之。”
‘可阿史那斛勃最终还是……’李治无法接受崔敦礼的诡辩,本能地想以车鼻可汗为例,来反驳对方。
然而,话到了嘴边上,却又想起来,自家父亲去世之前已经主动承认了错误,作为儿子,自己不该揪住父亲的过失没完没了。
于是,又快速改口,“可最终,还是有人辜负了父皇。”
“陛下,昔日诸葛武侯七擒七纵孟获,才使得南蛮永远归于蜀汉治下。
而阿史那家族那么庞大,迄今为止,辜负圣恩的,只有斛勃和贺鲁两个。”
褚遂良见崔敦礼好像不是李治的对手,果断接过了话头。
四个辅政大臣,已经有三个反对杀掉车鼻可汗为使团报仇,刚刚登上皇位的李治立刻犯了难,将目光求救般看向英国公李勣,征询对方的意见,“英公,你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