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合唱录音。
八位平均年龄七十八岁的老人围坐火塘边,用三代人未变的和声唱起古歌,歌声穿透山谷,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唤。
李春梅带队做了三个月田野调查,整理出三百多页手稿,并联合高校开发AI修复技术,将模糊的录音还原至可出版水准。
“这不是抢救,是复活。”
她在项目总结会上说,“这些声音本不该死,只是被我们忽略了太久。”
林小树全程参与评审。
当听到那段无伴奏侗族大歌时,他闭上了眼,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母亲哼唱山歌的模样。
那时她边洗衣边唱,歌词粗粝直白,却是他对美的最初认知。
会后,他单独留下李春梅。
“我想做一件事。”
他说,“今年夏天,办一场‘大地之音’露天音乐会。
就在昭通老家的打谷场上,邀请所有‘百县千才’计划里走出来的人,一起登台。”
李春梅愣了一下:“你是说,让牧民、农民、工人、残疾孩子……全都站上舞台?”
“对。”
林小树点头,“不分专业与否,只看有没有想说的话。
我们可以搭最简单的台子,用最原始的音响,甚至没有灯光。
但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表达的权利,从来不该被门槛拦住。”
李春梅久久注视着他,忽然笑了:“你知道最难的是什么吗?”
“什么?”
“不是组织,不是资金,是你能不能说服主流媒体来报道??而不是当成一场扶贫慰问演出。”
林小树沉默片刻,拿出手机拨通王曜电话。
半小时后,王曜带着策划团队赶到总部会议室。
经过六小时激烈讨论,最终敲定方案:《大地之音》不仅现场直播,还将同步接入“普通人之声”
全球巡展系统,实现在伦敦、巴黎、纽约三地展厅实时观看。
“我们要让它成为一种象征。”
王曜说,“不是施舍式的关怀,而是平等的文化对话。”
筹备工作随即展开。
周曼负责艺人联络,黄圣衣统筹内容编排,陈露主动请缨设计舞台动线,甚至连久未露面的赵建国都联系了老战友,帮忙协调当地电力与安保支持。
而林小树,则回到了昭通。
这一次,他不再是悄悄归来。
村口拉起了横幅:“欢迎林小树回乡举办‘大地之音’音乐会”
。
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彩旗奔跑,老人们坐在门前晒太阳,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荣光。
但他清楚,这份荣耀不属于他个人,而属于每一个曾被忽视的灵魂。
他挨家挨户走访,邀请村民参与演出。
有人害羞推辞,他就坐在人家院子里陪聊半天,听他们讲年轻时学唢呐的经历、织布的手艺、自编的顺口溜。
有些人说着说着就唱了起来,嗓音沙哑却充满生命力。
“你们的声音,就是音乐。”
他反复强调,“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实。”
正式演出前一周,天气突变,连降暴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