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笑着说,顺手按下开机键。
屏幕亮起,首页弹出一条系统提示:
>【检测到极端环境下的非标准操作】
>【激活应急模式:心灵传导协议】
>【说明:当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时,请所有人牵起手,围绕机器站成一圈,共同打出‘希望’的手势】
>??开发者留言:有时候,温度比电力更重要
全班三十名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手拉着手,围着闪烁不定的机器,齐齐抬手。
那一瞬间,摄像机记录下奇异景象:空气中仿佛泛起涟漪,设备屏幕竟在无电源输入的情况下缓缓恢复运转,随即自动播放起一段视频??画面中,王曜站在地中海阳光下,用手语说道:
>“谢谢你们,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的联网。”
信号传输耗时十一分钟,跨越一万两千公里,依靠的是沿途十九个民间中继站的人工接力。
每个站点都由普通人值守,有的是加油站工人,有的是边境邮差,还有一位八十岁的蒙古族老太太,每天准时骑马到山顶开启转发器。
这一幕被新华社记者偶然拍下,发布后短短三小时转发量突破千万。
评论区涌现无数留言: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的‘落后地区’,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心脏。”
>“他们传递的不只是数据,是信任。”
>“建议把这段视频放进教材,标题就叫《中国速度》。”
王曜看到这些评论时,正坐在院子里削苹果。
甘微来电,语气少有地激动:“海南岛那边有个渔村,十几户人家自发组建了‘海上母语链’。
他们改装渔船雷达,利用声呐频率在夜间传递手语编码。
昨天晚上,他们成功把一个聋哑少年写的诗送到了三亚的姐姐手里。”
“诗里写了什么?”
王曜问。
“他说:‘海浪是我的手,月亮是你的脸。
我不怕黑,因为我能看见爱的模样。
’”
王曜笑了,把最后一口苹果吃完,起身走向工作室。
他决定暂停《无声纪年》的写作,转而启动一项新工程:**“原生表达地图”
计划**??旨在收集全球所有非标准化、非制度化、甚至未被命名的身体语言,建立一座纯粹属于人类本能的沟通博物馆。
项目首页只有一句话:
>“这里不定义正确,只记录真实。
>因为每一个试图连接他人的动作,都是文明的起点。”
第一笔数据来自内蒙古草原。
一位牧民上传了一段视频:暴风雪夜里,他与儿子被困帐篷,无法点燃炉火。
情急之下,父亲脱下手套,用冻僵的手指在羊皮袄上轻轻敲击摩斯码般的节奏。
孩子起初不懂,反复观察后突然领悟??那是幼时母亲哄睡时常用的摇篮曲节拍。
他回应以相同的节奏,两人就这样在零下三十度的黑暗中,用皮肤感知彼此的心跳,熬过了整整一夜。
系统自动为其命名:【体温语?安抚型】
第二条来自重庆某精神病院。
一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女孩十年未开口,近日却主动握住护士的手,在对方掌心一笔一划描画某种图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