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晚上换完尿布,他独自坐在婴儿床旁,借着夜灯的微光凝视着孩子的胸口。
那里起伏平稳,听不到任何异常的搏动。
可就在那一瞬,他仿佛看见未来某个深夜,自己穿着刷手服站在小儿心外科的监护室外,手里攥着一份复杂的先心病CT重建图??而病床上躺着的,是那个叫夏光的孩子。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深呼吸。
夜色如墨,三博医院的心外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十二楼实验室的窗帘半拉,几个身影来回走动。
他知道,那是团队正在加班分析最新一批瓣膜材料的疲劳断裂数据。
自从风波平息后,他们便启动了更严苛的加速老化实验周期,甚至模拟高原低氧、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表现。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陈晓峰发来的消息:“第15例入组患者术后48小时监测数据稳定,EF值回升至52%,家属情绪积极。
但有个情况要汇报:患者女儿今天问我们,能不能把换下来的旧瓣膜带回家,说母亲信佛,想烧给菩萨还愿。”
夏书笑了笑,回复道:“尊重患者信仰,只要不影响病理检测,可以同意。
顺便告诉她,旧瓣膜钙化严重,建议火化处理,别亲手焚烧。”
刚放下手机,办公室座机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药监局临床试验监察组。
“夏医生,我是王立新。”
对方语气严肃,“关于国产瓣膜项目的长期随访计划,我们需要你在三天内提交一份详细的五年追踪方案,包括终点事件定义、失访率控制措施、以及独立第三方审计机制的设计。”
“明白。”
夏书握紧话筒,“我会组织多学科团队连夜起草,明天上午就能给您初稿。”
挂断电话,他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翻开抽屉,再次取出那张老照片的复印件。
背面那句“你已接过火把,别让它熄灭”
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他拿出笔,在下方空白处缓缓写下一行字:“若前方无路,便由我踏出一条。”
凌晨一点,他回到办公室,召集骨干开了个紧急视频会。
林远、陈芳、陈晓峰、还有远在外地进修的李主任都在线上参会。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敲定了五大核心模块:远程智能随访系统接入国家医保数据库、建立全国协作中心联动预警机制、引入AI辅助判读超声影像变化趋势、设立患者生活质量动态评分体系、并邀请国际权威机构参与中期盲审。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证明它安全有效,”
夏书对着摄像头说道,“而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不仅能造出好瓣膜,还能建立起一套比欧美更严密、更人性化的监管生态。”
散会后,他伏案撰写报告,不知不觉写到了天亮。
清晨六点,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产科病房,却发现李泽会已经坐在门口长椅上,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
“你怎么这么早?”
夏书揉了揉眼睛。
“我去菜场买了新鲜猪肝。”
李泽会站起身,把袋子递给他,“补铁的,给你媳妇吃。
你现在可是双线作战??白天搞科研,晚上当奶爸。”
夏书接过袋子,鼻子一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