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必紧张。”
杨平转过身,目光锐利而沉稳,“第一,‘X-2’所有的设计、数据,都源于我们自主的平台,知识产权清晰,经得起检验,他们估计到现在还没能力理解我们的技术细节。
第二,真正的底气来自于数据和疗效,X-
2的动物实验数据就是我们的护城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锐行联盟聚合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人才,还有国内最顶尖的法规、知识产权和临床资源。
他们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不担心这些事情,要将所
有的注意力投入到实验,明白吗?”
蒋季同点点头,觉得杨教授说得有道理,大家各自守住自己的岗位,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杨平立刻与黄佳才进行了沟通。
黄佳才早就掌握了这些信息,他已经着急联盟的主要负责人,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会议上,他没有隐瞒面临的潜在挑战,而是将其视为一次让自主体系接受更严峻考验的机会。
“这是一场我们必须打赢的仗。”
黄佳才在会议的最后说,“这不仅关乎X-2’一个产品的命运,更关乎我们这条新路径能否被承认,能否立足。
我们要用最严谨的数据、最透明的流程、最坚定的态度,迎接任何挑战。”
他部署了应对策略:由联盟的知识产权专家团队,对“X-2”
及相关平台技术进行全面的FTO自由实施分析,构筑坚固的专利壁垒;由法规事务团队,提前与国家药监局等部门沟通,展示自主研发路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由公关团队,准备必要的材料,适时向外界传递正确的声音。
真正的创新,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它需要突破技术的壁垒,更需要打破思想的禁锢和旧有利益格局的围剿。
“X-2”
是一颗种子,而打造的自主研发生态系统是孕育种子的土壤。
现在,种子已经破土而出,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接下来,它需要迎接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杨平这边也稳步推进,他叮嘱何子健:“子健,准备一下X-2项目阶段性的详细报告,尤其是平台自主设计、迭代优化的完整逻辑链和数据链。
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这不是偶然,这是科学的必然。”
夜色渐深,杨平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他正在起草一份更为宏大的计划书,内容涉及基于现有成功经验,建立一个开放、协同、自我演进的“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工场”
的构想。
这个工场,将不仅仅服务于他自己的实验室,而是
向国内所有有志于源头创新的科研团队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工具、算法,算力和方法论支持。
杨平并不满足于一两个课题的成功,或者一两款新药,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生态,打造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外部、充满活力的创新源头。
窗外,繁星点点,与实验室和办公室里的灯火交相辉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