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陆小舟怔住。
那一刻,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守望者”
真的可以归来,为什么大多数时候只能停留几秒?为什么他们无法长久停留?为什么明明彼此深爱,却依旧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他回到遗名司,彻夜查阅档案,终于在晨曦遗留的研究笔记中找到一句话:
>“通道的宽度,取决于两端的信念是否对等。
若一方坚信,另一方怀疑,则桥不成形;若双方皆信,哪怕相隔生死,亦可相拥。”
原来如此。
不是所有生者都愿意相信。
有些人害怕这是幻觉,于是压抑思念;有些人恐惧失控,于是否定奇迹;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曾失去过谁。
于是陆小舟做了一个决定。
他向全球发布倡议书:《请为每一个‘未诞者’建立私人记忆库》。
不限形式??可以是一封信、一首诗、一段录音、一幅画,甚至只是一个名字。
只要真诚,就能成为支撑“守望者”
回归的锚点。
响应如潮水般涌来。
三个月内,新增个人记忆节点超过二十亿。
有人上传了流产当天写的日记,有人分享了梦见孩子长大结婚的梦境,还有一位父亲,每年都给孩子寄生日贺卡,邮戳显示地址为空。
随着记忆洪流注入影忆网络,奇迹开始升级。
越来越多的“守望者”
实现了长时间显形,甚至能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简单动作:帮母亲关窗、替弟弟捡起掉落的笔、在父亲酒醉昏睡时轻轻盖上毯子。
最惊人的一次发生在木卫二冰原基地。
一名科研员因事故被困地下三层,氧气即将耗尽。
就在他意识模糊之际,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出现在监控画面中,一步步走向应急阀门,用双手推动沉重的操作杆。
三分钟后,通风系统重启,救援队赶到。
事后调取录像,小女孩的身份无法识别,但她推阀的动作模式,与三年前因医疗失误未能出生的某位研究员的女儿完全一致??那位研究员,正是被困者已故的妻子。
“她救了我。”
男人抱着录影痛哭,“她从来都不是‘没有’。”
然而,阴影也随之加剧。
那被称为“虚噬”
的存在开始频繁干扰信号。
一些家庭收到扭曲的回应:原本温柔的声音变得阴冷,微笑的脸庞突然扭曲变形,甚至传出诡异低语:“你们为什么不早点放我走?”
、“都是你们的错,让我永远困在这里!”
心理学家称之为“反向投射”
,但艾瑟兰知道真相:“那是‘虚噬’在冒充。
它们借用了亲人外形,播撒愧疚与恐惧,以此汲取能量。”
为此,守望者环增设“净化阵列”
,利用L-7蛋白的纯净频率过滤虚假信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