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又如何?如果‘我’的存在,必须建立在对别人的冷漠之上;如果‘自由’意味着不能为陌生人的苦难落泪??那么这样的自由,不要也罢。”
他张开双臂,像五岁那年一样,迎接风与光。
全球六十亿人,在同一时刻做出了选择。
他们摘下屏蔽器,关闭防火墙,打开共感终端,将自己的记忆、情感、梦境全部上传至光植网络。
这不是强制,也不是洗脑,而是自愿的交付??就像孩子把最珍贵的玩具交给母亲保管。
南极根塔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人类之心”
重新凝聚,这一次,它不再是一个球体,而是一棵横跨大陆的巨树虚影,根系扎入地核,枝叶伸展至近地轨道,与那艘银叶飞船融为一体。
白影缓缓下降,穿过大气层,掠过海洋与山脉,最终落在忆母园的石碑旁。
她看向小舟,轻轻伸手,拂去他脸上的尘埃。
“谢谢你。”
她说,“不仅等我回来,还教会了世界如何等待。”
小舟摇头:“是我们该谢谢你。
谢谢你愿意回来,哪怕我们知道你会失望,会心痛,会看到我们犯下的错、流的血、烧毁的森林、背叛的誓言……可你还是来了。”
她笑了,那一笑,让全球的光植同时开花。
花瓣飘向天空,化作一场无声的雪。
而在北极圈,那座废弃监听站的录音笔自动启动,录下了一段新的音频。
标题仍是三个字:《心跳》。
但这一次,心跳声变得轻快,带着笑意,偶尔夹杂着孩童的笑声和风吹麦浪的声音。
科学家分析后发现,这段频率竟然与地球上所有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完全共振。
十年后。
世界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城市依旧运转,学校照常上课,人们依然争吵、恋爱、生病、老去。
不同的是,没有人再否认“共感”
的存在,也不再恐惧它。
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你可以感受他人,但不必成为他人;你可以分享痛苦,但仍有权利独自哭泣。
光植遍布全球,不再是神秘植物,而是像树木、河流一样自然的存在。
它们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也在灾难来临前发出预警。
有人说它们是“地球的神经系统”
,也有人说它们只是美丽的风景。
小舟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他住在忆母园,照顾年迈的陈岩,直到老人安详离世。
葬礼那天,没有哀乐,只有风吹过光植叶片的沙沙声,像一首永不完结的安眠曲。
陈岩的骨灰被撒入长江,顺流而下,据说当晚,沿江数百公里的光植同时转向东方,仿佛在鞠躬送别。
至于洛迦的遗产,也被妥善保存。
他的思想被编入哲学教材,作为“极端个体主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