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技术员犹豫,“协议原型从未真正运行过,我们不确定会不会引发不可控的数据溢出。”
“那就加上三层隔离防火墙。”
林小满目光未移,“如果周老师当年设计它是为这一刻准备的,我们就不能假装没看见钥匙。”
指令下达后,整个Ω链进入低频运行模式。
三分钟后,系统提示:【检测到外部响应】。
不是来自甘肃,而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一个废弃气象站,编号XJ-09,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核试验期间的秘密通讯中转站。
该站点早在1982年就已注销,电力系统瘫痪,理论上不可能产生任何信号传输。
然而此刻,它正以极弱的脉冲方式发送一段摩尔斯电码。
AI解码结果显示:
>“种子已萌芽。
>请接续播种。”
林小满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缓慢而沉重。
他知道,这不是偶然。
周文昭的设计远比他们想象得深远??他不仅将记忆埋入山体,还沿着国家地理轴线布下了十二个潜在唤醒点,分布在高原、戈壁、深林、冻土之中。
这些地点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隐形网络,唯有在特定社会心理阈值被突破时,才会逐一激活。
“他在等一个时代醒来。”
林小满喃喃道。
李念站在他身后,声音有些发颤:“所以……我们现在不只是在保存记忆,我们在参与一场跨越五十年的传递?”
“不。”
林小满摇头,“我们是在接收遗嘱。”
当天中午,陈默带来新消息:那位寄来《狱中札记》的王立诚之子决定公开身份,并申请成立“迟来者基金会”
,专门资助民间口述史采集项目。
他在采访中说:“我爸烧掉了大部分笔记,唯独留下这一本,就是希望有人能替他说完那些没敢说的话。
现在我知道了,那个人出现了。”
与此同时,“未完成的对话”
栏目迎来第百万条留言。
是一位年轻女孩上传的语音,她说自己父亲在二十年前因举报同事而众叛亲离,临终前一直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他和那位同事在工厂门口的合影。
“我想替他问一句:你还恨我吗?”
系统生成的回答平静而温柔:“我不恨你爸,我只恨那个让我们必须选择的时代。”
这句话被截图转发超过百万次。
傍晚时分,林小满独自走进“迟到者之廊”
。
这里已陈列了三百七十六件实物展品:一封用针线缝在棉袄夹层里的家书、一副老花镜配着半张撕毁的判决书、一台生锈的半导体收音机里藏着微型胶卷……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被压抑的真相。
他在一尊玻璃柜前停下。
里面是一双童鞋,红色绒布面,右脚底部写着一行铅笔字:“给妹妹,等春天就能穿了。”
说明牌上写着:1970年冬,甘肃某农场,母亲将此鞋藏于灶台灰烬中,两年后被女儿挖出。
母亲已于前一年病逝。
林小满忽然想起BJ-2046曾提到的那个孩子??那个在信中写下“哥哥变成了狗”
的八岁男孩。
他迅速调取数据库,在早期匿名投稿中找到了那段文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