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接线员正是陈默。
通话持续了四十三分钟。
挂电话前,男孩说:“老师,我的花开了。
白色,很小,但很香。
我想……我想让我妹妹也看看。”
陈默握着话筒,许久没能说出话来。
他知道,这一通电话,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扇门的开启。
几天后,教育部正式发布《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服务指南》,其中明确引用“铃兰模式”
为核心案例,倡导建立“以倾听为基础、以陪伴为导向”
的新型支持体系。
文件下发当日,苏晚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我是当年退学的那个女生。
我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
昨天,我把铃兰种子发给了班上最沉默的孩子。
她说,这是她收到的第一份‘相信’。”
小满读完这条短信,转身看向窗外。
春风拂过花园,万千铃兰轻轻摇曳,如同无数细小的声音在同时诉说。
她忽然觉得,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朵花,都不只是植物,而是某个人心中曾熄灭又重燃的光。
她拿起铁锹,走向园子深处。
那里还有一片空地等着翻整。
泥土冰冷湿润,锄下去时发出沉闷的声响。
她一边劳作,一边低声哼起一首童谣??那是母亲曾经唱过的,她早已忘记歌词,只记得旋律温柔得像月光。
一小时后,芸来找她,手里拿着一封信。
“萨仁寄来的。”
她说,“草原上建起了第一座‘移动铃兰屋’,用蒙古包改造的,里面有书、乐器、绘画工具,还有二十盆耐寒铃兰。
孩子们轮流值班,负责照料。
她说,现在每次举行‘听铃时刻’,总有人愿意摇响那第一声。”
小满接过信,看着远方。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新生的叶脉上,仿佛万物都在悄然传递同一个信息:
>**“你不必完美,才能被爱。
>你只要存在,就够了。”
**
她把信折好,放进胸前口袋,继续低头翻土。
新的种子,又要种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