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长句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慢慢地将动作的全貌展现出来。
-长短句结合时,可以先以短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制造出一种紧张或者激动的氛围,然后用长句展开详细描写,让读者在紧张的节奏中得到片刻的舒缓,同时获取更多关于动作的细节信息。
比如,“他跳。
他从那高高的悬崖上纵身一跃。
他的身体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风在他耳边呼啸,他却毫不畏惧,心中只想着远方的那片自由之地。”
这里首先用两个短句“他跳。
他从那高高的悬崖上纵身一跃。”
迅速地将动作的核心——跳跃展现出来,让读者的心一下子被提起来,产生强烈的紧张感。
然后用长句“他的身体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风在他耳边呼啸,他却毫不畏惧,心中只想着远方的那片自由之地。”
详细地描述了跳跃在空中的状态,包括身体的轨迹、周围的环境(风在耳边呼啸)以及人物的心理状态(毫不畏惧、想着自由之地),使读者在紧张之后能够得到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2重复与变化-适当的动作重复可以增强节奏感。
例如,“他敲敲门,敲敲门,再敲敲门”
,这种重复能够强调动作,让读者更加关注这个敲门的动作。
同时,重复也可以传达出人物的情绪,比如犹豫、焦急或者不耐烦。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是犹豫的情绪,可能是人物在敲门之前还在思考是否要进去,所以通过重复敲门这个动作来表现内心的纠结;如果是焦急的情绪,可能是因为里面的人迟迟没有回应,他通过不断敲门来表达自己的急切。
-然而,单纯的重复容易使描写变得单调,所以需要在重复中有变化。
比如,“他第一次敲门是轻轻的,像是怕惊扰了什么;第二次敲门力度稍大了些,心中的急切开始显现;第三次敲门则是重重地敲了几下,显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这里虽然重复了敲门这个动作,但是每次敲门的力度和背后的情绪都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在保持了节奏感的同时,又丰富了动作描写的内涵。
通过这种变化,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绪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逐渐的急切,再到最后的不耐烦,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
(二)实际运用分析-在莫言的《蛙》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她跑。
她在田野里疯跑。
她的双脚像是被鬼追着一样,不停地交替,泥土在她脚下飞溅。
她不敢回头,不敢停歇,只是跑,跑,跑。
她的头发在风中散开,像是黑色的旗帜。
她的呼吸急促而又紊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
这里短句的大量使用以及“跑”
字的重复,营造出了紧张而又急促的节奏。
-首先,短句“她跑。
她在田野里疯跑。”
简洁地表明了人物的动作和地点,让读者迅速进入场景。
“她的双脚像是被鬼追着一样,不停地交替,泥土在她脚下飞溅。”
这个句子虽然相对较长,但仍然保持了一种紧凑的节奏,通过对双脚动作(不停地交替)和结果(泥土飞溅)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她奔跑的速度感和慌乱感。
“她不敢回头,不敢停歇,只是跑,跑,跑。”
这里“跑”
字的重复,如同急促的鼓点,一下下敲击在读者的心头,将她不顾一切奔跑的状态推向极致。
而后面长句对她头发、呼吸和心脏的描写,则在紧张节奏中有了一定的舒缓和补充,使整个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和立体。
“她的头发在风中散开,像是黑色的旗帜。”
这个比喻句在紧张的节奏中增添了一抹视觉上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看到她在田野中狂奔时头发随风飞舞的样子。
“她的呼吸急促而又紊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