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384][弗洛伊德对焦虑性癔症的第一次长篇讨论是在《对“小汉斯”
的分析》(1905b)中,标准版,第10卷,第115页及以下几页。
关于他的恐怖症观点的变化所做的解释是在其早期论文《强迫症与恐怖症》(1895c)的一个编者附录中提供的(同上,第3卷,第83~84页)。
]
[385][最后这四段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弗洛伊德关于《焦虑性神经症》(1895b)的第一篇论文的总结。
]
[386][见《压抑》(1915d)这篇心理玄学论文。
]
[387][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次明确坚持与母亲分离作为焦虑起源的一个因素的重要性,尽管在第397页提到过,而且在早期的作品中也内含了这种思想。
对此所做的说明将在《抑制、症状与焦虑》(1926d)的编者导言中发现,标准版,第20卷,第82页。
在后一本著作中对这个因素做了更长篇幅的讨论(同上,第136~138页和第151页)。
在《自我与本我》中也简略地提到过,同上,第19卷,第58页。
]
[388][这件轶事是(以略有不同形式)在弗洛伊德《性学三论》(1905d)的第三篇的一个脚注中出现的,标准版,第7卷,第224页注。
]
[389][弗洛伊德使用“Instinct”
(本能)这个词,以取代他通常使用的“Trieb”
(本能)的极少数情况之一。
]
[390][在第19讲。
]
[391][有关下述内容的更多的信息,请参见《论潜意识》(1915e)这篇心理玄学论文的第三节(标准版,第14卷,第177~178页)和《自我与本我》(1923b,同上,第19卷,第22~23页)。
]
[392][关于恐怖症的结构的更多的技术性说明将在《压抑》(1915d)中可以找到(标准版,第14卷,第155页),以及在《论潜意识》(1915e)(同上,第182~184页中找到)。
]
[393][这个困难在下一讲末尾遇到。
]
[394][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g),特别是在第六章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生物学论点。
]
[395][“自我兴趣”
一词经常在这一讲出现,有时以“自我中心的兴趣”
或者只是“兴趣”
这种替代的形式。
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这个术语是在他的《论自恋》一文中(1914),也多次在1915年关于心理玄学的论文中出现。
这个术语经常用在这些文章中(就像本文中一样),以便把自我保存的力量与力比多区分开。
自恋概念的引入使这种区别更不清楚,但是很显然,在本演讲的自始至终(特别参见最后一段),弗洛伊德竭力使自我力比多(或自恋力比多)与自我兴趣(或自我保存本能)区分开。
但是,不久以后,他便放弃了这种努力,并(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g])宣称自恋力比多“一定和‘自我保存本能’相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