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个符号便消失了,除了很久以后在《摩西与一神教》(1939a)第三章的第一部分(五)出现过一次,非常奇怪的是,它是在“描述的”
意义上使用的。
弗洛伊德继续把“潜意识”
这个术语用做“本我”
的同义词,尽管越来越不常用。
[177]在标准版的几处地方这个意义似乎都是需要的,dasIch被译做“自身”
。
在《文明及其缺憾》(1930a)第一章的第四段接近开始处有一段话,弗洛伊德本人明确把dasSelbst和dasIch相等同。
而且,在对梦的道德责任的讨论过程中(1925i,以下第133页),他对德文Ich这个词的两种用法做了明确区分。
[178]这些缩略语(像“Ucs”
)可追溯到《释梦》(1900a)标准版,第5卷,第540页注。
[179]琼斯(1957,第305页注)指出,这个术语早先曾被闵斯特伯格(Münsterberg,1908)使用过,他补充说,尽管这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且弗洛伊德也不可能见过这篇文章。
[181][原文是“Bewusstsein”
(这两个词)。
同样,在《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e)的第二章,标准版,第20卷,第197页,“Bewusstsein”
是经常使用的德文的“意识”
这个词,之所以印做两个词,是为了强调,“bewusst”
就其形式而言是一个被动意义的分词——“被意识到的”
。
英文的“意识”
一词既可用做主动的,也可用做被动的;但在这些讨论中却总被视为被动的,参见编者对弗洛伊德《论潜意识》这篇心理玄学论文(标准版,第14卷,第165页)的编者注末尾的一个脚注。
]
[182][例如,参见《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1912g),标准版,第12卷,第262和第264页。
]
[183][在附录一中可以找到对这句话所做的一些评论。
]
[184]至此这一点可以和我的《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1912g)相比较[也请参见《论潜意识》这篇心理玄学论文的第一节和第二节(1915e)],在这一点上对潜意识的批评所采取的新的转变值得考虑,有些研究者并不拒绝承认精神分析的事实,但却不愿意接受潜意识。
他们在这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中找到了摆脱困难的出路,这个事实就是,在意识(作为一种现象看待)要区分发出各种强度或清晰度的等级是可能的。
正像有些观念带有鲜明的、强烈的和明确的意识一样,我们也承认另一些只有模糊的,甚至不十分引人注意的意识;有证据表明,正是那些最模糊的意识观念才是精神分析希望把“潜意识”
这个不合适的名字运用于它们的那些观念。
但是这些观念(论证继续进行)就像其他观念一样,也是有意识的或“处于意识状态”
的,如果给予足够的注意,也能引起完全的、强烈的意识。
至于用论证来影响对这种既建立在常规基础上,又建立在情绪因素基础上的问题做出决定的可能程度来说,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评论。
关于意识清晰度的等级的参考意见绝不是结论性的,并不比下面这种类似的说法更有明确的价值:“在照明中有这么多等级——从最明亮、最耀眼的光到最暗淡的微光——以至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本就没有黑暗这种东西”
,或者说“有各种等级的生命活力,因此没有死亡这回事”
,这些说法在某种方式上说可能是有意义的,但是就实践的目的来说,它们是无价值的。
如果一个人想从中得出某些结论,例如“因此没有必要点灯”
,或“因此一切生物都是不死的”
,就会发现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