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57][霭理士,1903,见附录8,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1905d)第二版的脚注中讨论了这些问题,标准版,第7卷,第190~191页。
]
[158][这一趣事出现于《释梦》(1900a),第一版,标准版,第四卷,第251页。
]
[159][参见前面的脚注(标准版,第9卷,第135页)。
]
[160][“生活的危急”
对于心理发展的作用在《释梦》第七章第三节有所论及。
标准版,第5卷,第565页。
在1895年的《科学心理学设计》(1950a)中也涉及过(第一部分,第一节)。
]
[161][在此之后不久,比如在《对“小汉斯”
的分析》(1909d,标准版,第10卷,208页)中弗洛伊德将此等同于俄狄浦斯情结(1910h,标准版,第11卷,第171页),此处是第一次出现,故用义也更广。
]
[162][这种歪曲的知觉,或如弗洛伊德以后所说的“否定”
(denial)或“否认”
(disavowal),直到很久之后才成为讨论重要理论问题的基础,尤其在关于《拜物教》(1927e)的论文及《精神分析纲要》(1940a)第八章中。
]
[163][几乎与《对“小汉斯”
的分析》中的说法相同。
标准版,第10卷,第11页。
]
[164][最初公开出版时的术语即为现在的这一个,而不是出现在《对“小汉斯”
的分析》中的那一个,因为脚注是错的,标准版,第10卷,第8页。
“阉割威胁”
的观点是在《释梦》的一句话中出现的。
标准版,第5卷,第619页。
]
[165]指**。
——中译者
[166][见《性学三论》,标准版,第7卷,第220~221页。
关于这方面的更早说法出现在给弗利斯的信中(1950a)。
]
[167][见《对一个5岁男孩的恐怖症的分析》(1909b),标准版,第10卷,第133~134页。
]
[168][最后一句引自弗洛伊德的《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c)的脚注。
标准版,第11卷,第79页。
]
[169][同样的论述在《对“小汉斯”
的分析》中也有,标准版,第10卷,第93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