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假如它可以躲藏于其他一些动机之后,就像前面所述的第三个梦例中梦者将自己的真意隐藏于同情父亲的病痛背后的情况一样。
这种敌意很少单独支配这种关系,它往往被温情所征服,一直等到在梦中才单独出现。
当我们的解释给出它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所处的位置时,它在梦中单独表现出的夸大形式就恢复其真正的比例了(汉斯·萨克斯)。
[189]但是我们在以下情况也遇到这种梦的愿望,那是在这种愿望与现实生活无关的情况下,以及成人在清醒时永不需要坦白这种愿望的情况下。
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尤其是两个同性人之间的敌视态度,在童年早期已被人们体验到了。
我不希望假定俄狄浦斯情结已穷尽了儿童与其父母的所有关系:这些关系很可能要复杂得多。
再者,俄狄浦斯情结可被发展为更大或更小的力量,甚至可以被颠倒;但它是儿童心理生活中固定的很重要的成分,我们往往低估其影响和早期发展,这是很危险的。
有时父母自身也常常刺激子女,使其产生俄狄浦斯情结的反应,因为父母往往偏爱异性的子女,以致父亲选择其女儿,而母亲宠爱其儿子,或者,在婚姻已冷淡的情况下,孩子可替代已失去价值的爱的对象。
[190]
不能说世人都对精神分析研究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表示出极大的赞同。
相反,这种发现引起了成年人最为激烈的反对;有些人虽然不否认这种为大家所忌讳的情感的存在,但其结果无异于否认,因为他们的解释明显地违背事实,从而剥夺了这个情结的应有价值。
[191]我坚信这用不着否认或文饰。
我们必须使自己承认这样的事实,希腊神话中已经在这些事实上认识到了人们不可避免的命运。
很有趣的是,俄狄浦斯情结虽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拒绝,但却在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中得以流传,并尽情地加以描绘。
兰克(1912b)通过仔细的研究,表明了这个情结如何给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这些主题经历了无尽的修饰、变化和伪装——也即歪曲,我们已由检查作用熟悉了这类歪曲。
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有些梦者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和父母发生冲突,但也可以表现出俄狄浦斯情结。
与这种情结紧密相联系,我们还发现了所谓的“阉割情结”
(plex)[192],即父亲对儿童早期性活动加以威胁阻止而引起的反应。
我们在对儿童心理生活的研究中学到的东西,将引导我们找到对另外一组禁忌的梦愿望(过度的性冲动)的类似解释,这样我们受到鼓舞去研究儿童的**发展,并且从许多方面我们得出下面的事实:
第一,不承认儿童具有**,和假定青春期**成熟时才有性欲,二者都是十分错误的。
相反,儿童很早就有内容丰富的**,虽然在很多方面与后来被认为是正常的**存在着不同之处。
成人生活中被描绘为“变态”
的性活动在下列几个方面与正常的性活动存在着不同。
(1)不顾物种间的界限(人与动物之间的鸿沟);(2)没有厌恶的感觉;(3)打破**界限(从近亲那里寻求性满足);(4)与同性成员的性关系;(5)将**所起的作用转向身体的其他器官及部位。
所有以上界限都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们只是在发展和教育的过程中才逐渐形成。
幼小的儿童不受这些界限的束缚,他们识别不出人和动物之间的巨大区别;只是到了年龄稍大时,才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
[193]儿童一开始对粪便并不表现出厌恶,只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才慢慢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最初对于性别之间的区分也不特别重视,而且认为男女之间的**有着同样的构造;儿童早期的性欲和好奇心都是指向他们最亲近的人,并且由于其他原因还指向自己最亲爱的人,如父母、兄弟和姐妹,或保姆;最后,儿童还表现出另一特性(这个特性在后来恋爱关系达到高峰的时候也可以表现出来),那就是他们不仅想从他们的性器官上得到快感,而且认为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有同样的感觉,也可给他们提供类似的快感,并且可起到性器官的部分作用。
可见,儿童也可被描绘为“多形变态”
(polymorphouslyperverse)者,并且如果这些冲动只表现出活动的迹象,那么这是因为一方面和后来的生活相比,这些冲动强度较小;
在这些被禁止的愿望中,应特别强调的是有关**的欲望,也就是**目标指向父母、兄弟和姐妹的欲望。
你们知道,人类社会是多么憎恶,或者至少是宣称憎恶这种兽欲,并且严禁这种**。
人们做出了很大努力来解释对这种**的憎恶。
有些人认为这是造物主用以保存物种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近亲婚姻的结果会影响到种族的特性。
还有些人则坚持幼儿时期人们就已开始避免**行为,那么为什么社会还要对这种行为严格地禁止呢?这一点尚不清楚,但这种禁止本身已足以证明这种强烈愿望的存在。
精神分析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儿童必定先选取其亲属为**的对象,只是到后来才予以反对,可见,个体心理学肯定不能帮助我们找到这种反对的根源。
[194]
现在把有助于我们对梦进行理解的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我们不仅发现被遗忘的儿童时期的经验可以进入梦中,而且还发现儿童的心理生活及它的特点,它的利己主义,以及**对象的选择等,都仍然存在于梦之中——即存在于潜意识中,而且梦使我们每晚都可以回到这种幼稚的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