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摩西与一神教
banner"
>
按语
本书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
它由三篇论文组成。
在第一篇论文中。
弗洛伊德运用其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追溯了犹太一神教与它的创立者摩西之间的关系,以丰富的历史事实探讨一神教在犹太人中得以发展的史前史根源。
第二篇论文着重分析了摩西创立一神教之后,在犹太民族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以传说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弗洛伊德引经据典,既借用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又与精神分析的独特方法相结合。
勾画了一幅鲜活的宗教发展的历史画卷。
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第三篇论文是弗洛伊德于1938年流亡英国后发表的。
主要是对前两篇论文的重复和扩展。
总之,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揭示了上帝不是神,而是被后人神化了的人;它说明宗教问题并非神秘不可测,揭开宗教欺骗人的虚幻面纱,人们不难发现其真实本质。
由于本书具有一定的反宗教倾向。
加之当时纳粹已表现出支持天主教会和反犹的倾向,因此。
本书是分三部分断断续续出版的。
前后历时4年多。
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思想的重要代表作,读者可结合阅读《图腾与禁忌》、《一个幻觉的未来》、《精神分析纲要》等著作,更全面地了解弗洛伊德对宗教问题的看法。
英文版编者导言
组成本著作的三篇论文的前两篇最初见于《意象》杂志,1937年23(1),第5~13页,和(4),第387~419页;这两篇文章的英译本见于《国际精神分析杂志》,19(3)(1938年),第291~298页,和23(1)(1939年),第1~32页。
第三篇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三节由安娜·弗洛伊德于1938年8月2日在巴黎的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代作者阅读,后来分别发表于《国际意象杂志》,24(12)(1939年),第6~9页,题目是《理智的进展》。
第一篇文章和第二篇文章的前三部分收录在《出版社年鉴》1938年第9~43页。
当这些早期出版物收录到全集中时,只做了很少几处并不重要的变动。
这些变动在本文中做了注解。
显然是在1934年夏季弗洛伊德完成了本书的第一稿,题目是:《摩西这个人,一本历史小说》(琼斯,1957,第206页)。
在1934年9月30日给阿诺德·茨韦格的一封长信中(收录在弗洛伊德1960a,《书信集》第276页),他对本书,以及对没有发表本书的原因做了说明。
这些说明和他给下面第三篇文章的序文中的第一篇所做的解释(第54页[182])是完全相同的——即一方面怀疑他的论点是否足以确立,另一方面担心罗马天主教会对出版所做出的反应,罗马天主教会当时在奥地利政府中占统治地位。
从他当时对这本著作本身所做的说明来看,听起来和我们现在所做的说明基本相同,甚至它的形式,三个不同的章节也保持不变。
但是,其中必然要做一些改变。
弗洛伊德经常表达他对此不满——特别是对第三篇文章不满。
看来在1936年夏季做了一次总的重新改写,尽管我们所听说的有关这个主题的内容远非清晰(琼斯,1957,第388页)。
不管怎么说,第一篇文章发表于第二年(1937年)年初,第二篇发表于年底。
[183]但第三篇文章仍然受到了阻碍,直到最后在弗洛伊德于1938年春到达英国后才终于交付印刷发行。
本书于该年秋天在荷兰印刷,英译本发表于翌年3月。
或许一个读者对《摩西与一神教》初感惊讶之处可能是某种非正统性,甚至其结构的偏离中心:即三篇文章的长度大不相同,两篇序言都放置于第三篇文章的开端,第三篇序言置于同一篇文章的中间,经常重新约定要旨和重复——这些不规则的方面在弗洛伊德的其他作品中并不知晓,而他自己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过,并为此而表示道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