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过,我意识到,这些思想仍然不过是一个最粗略的大纲,我非常愿意承认它们在这方面的局限性。
在这些论述中,还涉及那些在精神分析研究中尚未考虑过的主题,而且,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某些由非分析学家,或在退出精神分析之前的一些前分析学家提出的理论。
在别的地方我总是准备向其他一些工作人员表达我的谢意;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地方。
如果精神分析迄今为止还没有表现出它对某些事物的赞赏态度,这绝不是因为精神分析忽略了它们的成就,或者想要否认它们的重要性,而是因为精神分析走的是一条迄今尚未有人走过的独特的道路。
而最后,当精神分析的思想达到这些目标时,其表现形式和在别人看来是大不相同的。
第一章意识和潜意识
在这具有导言性的一章里,我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而且不可避免地要重复以前经常说过的那些话。
把心理生活划分成意识的和潜意识的,这是精神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前提;并且只有这样划分,才能使精神分析了解在心理生活中那些既重要又普遍的病理过程,并在科学的框架中为其找到一席之地。
我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再说一遍:精神分析不能接受意识是心理生活的本质的看法,但很乐意把意识看作是心理生活的一种属性,意识可以和其他属性共存,也可以不存在。
如果我能够假定,凡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会读过本书,那么,我仍然准备发现他们有些人甚至在谈到这个地方也会突然停滞不前:因为在这里我们有了精神分析的第一个术语。
对大多数已受过哲学教育的人来说,任何还不是意识心理的观念是这样令人难以置信,以致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荒谬的,简直可以用逻辑一驳即倒。
我认为,这只是因为他们从未研究过催眠术和梦的有关现象——这种现象和病理现象大不相同——才得出这一结论的。
因此他们的意识心理学不能解决梦和催眠的问题。
“有意识的”
一词[181]首先是一个纯描述性的术语,它建立在最直接、最具有确定性的知觉基础上。
其次,经验表明,一种心理要素(例如,一个观念)一般说来不是永远有意识的。
相反,意识状态的特点是瞬息万变的;一个现在有意识的观念在片刻之后就不再是有意识的,虽然在某些很容易出现的条件下还可以再成为有意识的。
那么,这个观念在中间阶段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一无所知。
我们可以说它是潜伏的,据此我们的意思是说,它能随时成为有意识的。
或者假如我们说,它是潜意识的,那我们就是对它进行同样正确的描述。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潜意识一词是与“潜伏的和能成为有意识的”
相一致的。
哲学家们无疑会反对说:“不,‘潜意识’一词在这里并不适用;只要这个观念还处于潜伏状态,它就根本不是一种心理的东西。”
在这个论点上和他们发生冲突只会引起一场文字战,而别无他用。
但是我们已经沿着另一条路,通过考察心理动力学(mentaldynamics)在其中起作用的某些经验,发现了“潜意识”
一词或概念。
我们已经发现,就是说,我们被迫假定,存在着一些非常强大的心理过程或观念——一种数量化或实用的因素(eicfactor)第一次在这里得到讨论——它可以在心理活动中产生日常观念所能产生的一切结果(包括也能像观念那样成为有意识的结果),虽然它们本身不能成为有意识的。
这里我们不必详细重复以前常常这样解释过的东西。
[182]我们只需要说,这正是精神分析理论之要点所在,同时还认为这些观念之所以不能成为有意识的其原因在于,有一定的力量和这些观念相抗衡。
否则的话,它们就能成为有意识的,因此,这些观念和其他公认的心理元素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在精神分析技术中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把那个抗衡的力量消除,可以使还有问题的那些观念成为有意识的,这个事实使得这一理论无可辩驳。
我们把这些观念在成为有意识的之前所存在的状态称为压抑(repression),并且断言,产生和保持这种压抑的力量在分析工作中被理解为抵抗(resistance)。
因此我们是从压抑理论中获得潜意识这个概念的。
在我们看来,压抑就是潜意识的原型。
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有两种潜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另一种是被压抑的,其本身干脆说,是不能成为有意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