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可以首先注意该事实,我在此处理的关于诙谐与滑稽之趋同的实例与前面的例子是不同的。
的确,这种区别极其微小,但肯定能区别开来。
在前一种情况下滑稽产生于对心理自动作用的揭露。
然而,这却根本不是潜意识所独有的,它在诙谐的技巧中也不起重大作用。
揭露假面具只和诙谐有偶然的联系,此时它服务于某种其他的诙谐技巧,例如用对立的事物来表现。
但是,在充分发挥潜意识思维方式的情况下,诙谐与滑稽的趋同却是必要的,因为制造诙谐的第一个人,在这里把它作为释放快乐的技巧而使用的同一种方法,就其根本性质而言,必须在第三个人身上产生滑稽的快乐。
人们或许想从这后一种情况中得出结论,并寻找诙谐与滑稽的关系,认为在第三个人身上的滑稽效果是根据滑稽快乐的机制而产生的。
但情况并非如此。
与滑稽的联系绝对不能在所有的或大多数诙谐中发现,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诙谐与滑稽之间可以做出明确区别。
每当诙谐成功地避免看上去像胡说时——就是说,在伴随着双重意义和隐喻的大多数诙谐中——不可能在听者身上找到与滑稽相似的效果的痕迹。
这可以在我早期所举的几个实例中,或者在我所能提出的几个新例子中得到检验。
给一个赌徒70岁生日发来的祝贺电报:“Tree”
(带有隐喻的划分)。
海维西曾在某个地方描述过烟草制造过程:“鲜黄的烟叶……被浸泡在酱汁中给这种溶液增加了风味。”
[199](同一材料的双重用途门提农夫人(MadamedeMaintenon)曾被称为“门提囊夫人”
(MadamedeMai)(姓名的改变)。
可以进一步认为,不管怎么说,表面上像是胡说的所有诙谐似乎都是很滑稽的,而且必定产生滑稽效果。
但是,我必须记住这类诙谐往往以另一种方式影响听者,并引起困惑和一种否定的倾向[见第138页注]。
因此,它显然依赖于诙谐的胡说,究竟是滑稽还是一般的胡说——我们还没有研究是什么决定这一点的。
我们因此坚持我们的结论,诙谐从本质上讲可以与滑稽区分开,而且只有一方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另一方面在其目的是从理智根源获得快乐时才与它相趋同。
在探讨诙谐与滑稽之间的这些关系期间,我们已经明白了这种区别,我们必须把这种区别视为最重要的来加以强调,这种区别同时也指出了滑稽的一个主要心理特点。
我们发现我们被迫把诙谐中的快乐定位在潜意识之中;没有发现任何理由可把它们同样定位在滑稽的情况中。
相反,我们迄今所做的一切分析都指出,滑稽快乐的根源是两种必须归于前意识的消耗之间的比较。
诙谐与滑稽首先是在它们的心理定位中区分出来的;可以说,诙谐是从潜意识领域中对滑稽所做的贡献。
[202]
(三)
没有必要对这种离题表示道歉,因为诙谐与滑稽的关系是驱使我们研究滑稽的原因。
但是,这当然是我们该回到前一个主题的时候了——讨论用来使事物成为滑稽的方法。
我们首先考虑了滑稽模仿和揭露假面具,因为我们可以从这两者当中为分析模仿的滑稽因素而获得某些启示。
一般地说,模仿无疑渗透着滑稽模仿——即对那些否则不会令人惊奇的特点进行夸张——它还包含着贬低的特点。
但这似乎并未详尽无疑地论述其本质。
不容争辩,它本身是滑稽快乐的一个格外丰富的来源,因为我们特别会对一种模仿的可靠性发出笑声。
要对此做出满意的解释绝非易事,除非一个人准备采纳柏格森(Bergson,1900)所持的观点,它使模仿的滑稽接近于由于发现了心理自动作用而导致的滑稽。
柏格森的观点认为,在一个有生命的人身上发生的使他想到无生命机制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滑稽效果。
他为此提出的准则是“生命的机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