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是,大多数哲学家和其他许多人对此看法不一,他们宣称,把某种精神的东西看作是无意识的,是自相矛盾的想法。
但是,这恰恰是精神分析无可推卸的主张,并且是精神分析的第二个基本假设。
[284]它把猜想到的肉体伴随现象解释为真正精神的东西,因此,它一开始并不考虑意识的品质。
无独有偶,某些思想家(例如李普斯)有着众口一词的主张。
对什么是精神的常见观点的普遍不满,导致了一种不断增长的迫切需要,即把无意识的概念纳入心理学思想。
当然,这一需要采取的是不确切的和模糊的形式,以至于它未能对科学产生影响。
此时,看起来好像精神分析和哲学之间的争论涉及的仅是并不重要的定义问题——即“精神的”
这一名称是应当被运用于这一现象序列,还是应当被运用于那一现象序列的问题。
然而,事实上这一步是最为重要的。
意识心理学从未超出显然依赖于其他某种东西的不完整序列,而另一认为精神本身是无意识的观点,则使心理学能够取得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的地位。
它所关注的过程本身就像其他科学,例如化学和物理学所涉及的过程一样是不可知的,但却有可能建立支配这些过程的规律,并有可能去追寻这些过程的长期持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总之,有可能像所描绘的那样,获得对正谈及的自然现象领域的“理解”
。
不提出新的假设,不创造新的概念,上述就无法实现。
不应小看这些假设和概念,认为它们标志着我们陷入了困境,而正相反,完全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对科学的充实。
它们能够具有与其他自然科学近乎相同的价值,即都有理智的基础。
当有了对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和筛选之后,我们期望这些假设和概念能够得到修改、矫正和更准确的限定。
我们料定,新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本能、神经能量等)能像古典科学的那些概念和原则(力、质量、引力等)一样明确地得到长期运用。
任何科学都是建立在观察和经验的基础上,这些观察和经验是通过我们的精神结构的中介得出的。
可是,我们的学科就是以精神结构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所以,不同就出现于此。
我们通过同一知觉结构做出的观察,正是借助于“精神”
事件序列的中断。
我们通过做出尽可能的推论并把它表现为意识材料,来填补漏掉的部分。
以这种方式,我们就好像是在构造意识事件的序列,来补充无意识的精神过程。
我们的精神科学的相对确定性就是基于这些推论的粘合力。
任何一个深入到我们的工作之中的人都会发现,我们的技术立足的根基可以抵御任何批评。
在这一工作中,我们描绘为精神品质的那些区别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我们所称的“意识”
,无须去表明它的特性,它与哲学家谈论的以及通常认为的意识一样。
意识之外的精神过程就是我们提出的“潜意识”
。
我们立即就会对这种潜意识做出重要的区分。
某些潜意识过程很容易转变为意识,然后它们又可以退出意识,但能够再度顺利地转变为意识,正如常人所说,它们能够得到再现或者回忆。
这向我们提示了,意识总的来说是非常变动不居的状态。
成为意识的仅仅是暂时的。
如果我们的知觉没有证实这一点,那矛盾也是表面上的,这可由下述事实得到解释,即引起知觉的刺激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以至于在此期间,对刺激的知觉可以得到重复。
所造成的整个情形都很明显地与我们思想过程的意识觉知相联系,这些意识觉知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同样可以转瞬即逝。
所以,任何以这种方式活动,从而能很容易地从潜意识状态转换成意识状态的潜意识,都最好叫做“可以成为意识的”
,或叫做前意识(presciou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