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即他们理当如此,因为在他们尚未结束我们所说的儿童期以前,利他主义的冲动和道德意识已在这个小利己主义者和(用梅耐特的话来说)第二自我的意识中萌醒,并会掩盖原发性自我。
当然,毫无疑问,道德意识并非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就同时一起增长,其发展期也不完全一样。
如果这种发展未完成,我们说是一种“退化”
,尽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中的受阻。
在这种原发性性格被后期发展所掩盖后,它仍然可以再次暴露出来,在许多事件中会部分地显露出来,或在癔症中表现出来。
在癔症病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与调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之间,简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与之相反的是强迫性神经症,它与强加在蠢蠢欲动的原发性性格的一种超道德观念相一致。
许多人看上去很爱他们的兄弟姊妹,而且当他们死去时也感到悲痛,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仍存有邪恶的愿望。
这种愿望起源于童年期,而且有时会在梦中得到实现。
观察两三岁或更大一点的儿童对待他们小弟弟、小妹妹的情况也是十分有趣的。
例如,一个孩子始终是独生子,现在听说鹳鸟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婴儿。
他仔细看了看这个新来的婴儿,然后毅然地说:“鹳鸟还会把它带走的。”
[227]我对这样的看法是很看重的,即儿童会对新添的弟弟妹妹可能给他带来的不利有正确的估价。
我认识一位妇人,她现在与小她4岁的妹妹相处很好,但是她告诉我当她最初听说一个新生的弟妹即将降临时,她这样描述:“不管怎么说,我不会把我的红帽子给她!”
即使一个孩子后来才意识到这种情况,他的敌意也是从那时就开始了。
我知道一个事例,一个不到3岁的小姑娘要和摇篮里的婴儿去拼命,因为她感到这个婴儿的继续存在对她不会有好处。
此时,儿童的忌妒心已十分明显和强烈。
而且如果婴儿期的弟弟妹妹一旦夭折,这个大一点的孩子就会发现全家人的宠爱又会重新集中在他的身上。
但是,如果在这之后鹳鸟又给他带来一个小孩,那么这个小宠儿会产生一种愿望,希望他也会遭到与前一个一样的命运,这样他又可以如没有他们时一样快乐[228],这是合乎逻辑的。
当然,正常情况下,儿童对待弟妹的态度在不同年龄段也有所不同。
如果长幼间隔相当大,则年长的姐姐会对无助的新生弟妹有一种母亲本性的涌动。
儿童时期对弟妹的敌意情绪是常常发生的,而粗心的成年人往往不注意。
[229]
我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生,让我没有时间在这一方面观察他们。
我现在观察我的小外甥以补这方面的缺欠。
我这位小外甥在专横统治15个月后,这种统治被一个女性小对手的降临所颠覆。
他们告诉我说,这个小男士对他的小妹妹的确有点骑士风度,亲吻她的小手,抚摸她。
但我敢说,在不到两岁时,他就会用他的语言能力来批评她是个多余的人了。
当大人提及她时,他总是说:“她太小,她太小。”
近几个月,这个女婴已长大一些了,不能再说她太小了,于是这个小男孩又寻找出别的理由,说明不需要对她有多关照。
一有机会就会向大人提醒她还没有长牙。
[230]我们还都记得我另一位姐姐的大女儿,当时她6岁,用了整整半小时逐一地向她的姑姑姨母们讲一个问题,并非得让她们同意她的看法:“露西还不懂这些,是吧?”
她的小对手露西是她才2岁半的小妹妹。
以我的女患者为例,在她们之中我没有发现一例在其兄弟姊妹死亡的梦中不包含敌意的。
仅有一个例外,但它也不难解释为这一规则的佐证。
有一次,我在上分析课,向一位女患者解释这一原则,因为我认为她的病症与此有关。
可是令我奇怪的是她从未做过这类梦。
她在四岁时做过一个与此显然无关的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