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已包括这一情结的更早暗示在1897年5月31日的信中(同上,手稿N)。
在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1910h)第一篇已正式使用。
]
[242][见路易斯·康伯尔英译本第982行以下。
]
[243][这一段在第一版时(1900)以脚注形式出现,1914年后改为正文。
]
[244][1919年增注]上述对哈姆雷特的精神分析解释一直为厄内斯特·琼斯不断扩充并对这一主题文献中的不同观点进行批驳,(见琼斯,1910a),[及其完全的论述,1949](1930年增注)与此同时,我也不再相信莎士比亚著作就是那个来自斯特拉特福的那个人所作。
[见弗洛伊德,1930e]——[1919年增注]对麦克白斯的进一步分析可见另一篇论文(弗洛伊德1916b)以及杰克尔斯(1917)——[这一注释的第一部分在1911年版中形式上与此有区别,但在1914年以后的版本中被删除:“上面一段关于哈姆雷特问题的观点一直得到多伦多的厄内斯特·琼斯博士的支持,他在广泛的研究中又提出了新的论据。
他也指出了兰克(1909)所讨论的《哈姆雷特》中的材料和英雄诞生的神话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在1905或1906年写了一篇札记《戏剧中的变态人物》,但死后才发表,其中对哈姆雷特还有进一步的讨论。
]
[245][参见下文第270~271页注的结尾。
另见第323页以下。
]
[246][此梦为弗利斯的儿子罗伯特所做。
在弗洛伊德1899年8月8日和20日给弗利斯信中曾提到过。
(弗洛伊德,1950a,信114和116)梦中出现很大、很多、一般带有夸张成分的内容,是儿童的另一特征,儿童总是热切地追求长大、变大、得到同成人一样多的东西,不知道“足够了”
这样的字眼,对他喜欢的东西或爱吃的东西贪得无厌。
在文明教育之后,他们才学会适度、满足和退让。
众所周知,神经症患者都有这同样的夸大和不知适可而止。
][儿童喜欢重复,这一点在弗洛伊德《论幽默故事》(1905c)的第七章、第六部分结尾处以及《超越快乐原则》(1920g)第五章开头处都有讨论。
]
[247][但事实是正确的,他是18世纪卢梭的追随者。
]
[248][1911年增注]当厄内斯特·琼斯给美国听众讲“梦中的自我主义”
时,一位有学问的女士对他的非科学的概括提出反对意见,说,这本书的作者只能用此去推断奥地利人的梦,而对美国人的梦并不适用。
就她而言,她说她所有的梦都带有利他性质。
[1925年增注]为了取得这位爱国女士的谅解。
我想补充几句,以免人们误解梦出于自我主义的这种说法。
因为发生在前意识(prescious)思想中的任何事都可以进入梦中(或表现为真实内容,或进入潜伏的梦念),所以对利他主义的冲动同样有同等机会。
同样,对另外的人的感情或爱欲冲动,只要存在于潜意识(unscious)中,都可能进入梦境。
上述主张的真实性仅限于以下情况,在一个梦的若干潜意识刺激物当中,我们常在清醒中努力克服压制那些自我主义的冲动。
[249][参见第二章(第118页以下)伊尔玛打针的梦。
]
[250][这个梦在第555页和第560页有进一步的讨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