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然而,其间差异之大足以确保下列信念的合理性。
即在强迫性神经症中用以排除本能要求的过程不可能和在癔症中的过程完全一样。
进一步研究已表明,在强迫性神经症中,通过自我的反对,发生了本能冲动向力比多的某一早期阶段的退行,而且,这种退行显然是在某种压抑意义上起作用,尽管它并不必然引起压抑。
我们也看到,同样被认为也存在于癔症中的反贯注,在强迫性神经症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通过在自我中引起某种反应性变化而保护自我。
此外,我们的注意力还被引向一种具有直接症状表现(symptomatiifestation)的“分离”
过程和一种可被称为魔术般的“抵消”
程序——这种程序的防御目的无可置疑,但与“压抑”
过程已不再有任何相似之处。
这些观察为我们重新使用防御这一旧的概念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它可以涵盖具有相同目的的所有这些过程——这个目的就是反对本能的要求以保护自我——并使压抑成为它的一个特例。
如果我们考虑到一种可能性,即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出,在某些特殊形式的防御和某些特定的疾病之间,如在压抑与癔症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一术语的重要性将大为提高。
此外,我们还可以指望着有可能发现另外一种重要的相关。
很有可能,在心理机构明确分化出自我和本我,并在形成超我之前,和心理机构在发展到这些组织阶段之后相比,它使用着完全不同的防御方法。
焦虑情感显示出若干特征,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对焦虑问题的理解。
焦虑无疑与期待(expe)具有某种关系:焦虑是关于[333]某事的焦虑。
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没有对象的性质。
严格说来,如果这一情感发现了对象,我们就该用“恐惧”
[Furcht]一词而不是“焦虑”
[Angst]一词。
而且,除了与危险有关之外,焦虑还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想阐明的神经症有关。
这里引起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并非所有的焦虑反应都是神经症的?——为什么我们把这么多焦虑看成是正常的?最后,有关现实性焦虑与神经症焦虑之间的差异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我们从最后一个问题着手讨论。
我们已经取得的进展是对危险情境的焦虑反应进行了研究。
如果我们同样对现实焦虑进行研究,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现实的危险是已经知道了的危险,现实性焦虑就是对这种已经知道了的危险的焦虑,而神经症性焦虑则是对某种尚不知道的危险的焦虑。
因此,神经症危险就是一种尚有待发现的危险。
分析已表明,这种危险是一种本能的危险(instinger)。
通过将这种自我尚不知的危险带入到意识之中,分析者就使神经症性焦虑等同于现实性焦虑,因而二者可以以同样方式加以处理。
对现实危险有两种反应,其一是情感反应,即焦虑发作;其二是保护性行为活动。
对本能危险的反应可能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这两种反应能够以一种方便的方式进行合作,其中一种反应发出信号,引起另一种反应的出现。
但我们也知道,它们也能够以一种不方便的方式做出行为;焦虑可能会导致瘫痪,从而使一种反应的发生导致另一种反应的丧失。
在某些情况下,现实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的特征是混合的,其中危险是已知且真实的,但对它的焦虑反应却过于强烈,其强烈性远远超出了我们认为是适当的程度。
正是焦虑的这一过剩量表明了有某种神经症成分的存在。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能建立起新的原则,因为分析表明,已知的真实危险往往被未知的本能危险所依附。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将焦虑追溯到危险,而进一步探究危险性情境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此获得更多的发现。
显然,关键在于患者在与危险强度的比较中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也在于他在面临危险时产生的无助感——对现实危险而言的身体无助感和对本能危险而言的心理无助感。
在进行这种估计时,他会接受已经具有的实际经验的指导(不管他的估计正确与否,对结果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