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诗人对这次做客毫无疑问是满意的。
如果我们真把这首诗的题目改成《记一个愉快的周末》,那么,“还来就**”
无疑就是对“愉快”
最好的注解。
这样一联诗,虽然没有抒情,也没有议论,但是我们都感受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轻松愉快,这就叫一切尽在不言中。
收尾含蓄而又深情,是一个特别好的“合”
。
我为什么要借这首诗来讲起承转合呢?是想给大家一点儿启发。
如今我们写文章和古人写律诗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起承转合处理好了,思路就清晰了,结构也清楚了,就容易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再看写什么像什么。
文学作品很容易犯千人一面的错误。
比如好多古装戏,无论是丫头还是小姐,士兵还是将军,说话都一个腔调,文绉绉的,特别不真实。
但是,这首《过故人庄》不一样,它是一首田园诗,诗里就真有田园范儿。
什么叫田园范儿呢?看首联就能找到感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老朋友准备了鸡和小米饭,邀请我到他家的田庄坐坐。
这一个“鸡黍”
,就活脱脱地把田园风情写出来了。
“黍”
就是自家种的黄米。
菜呢?就是现杀的一只老母鸡,这可是典型的乡村美食。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看见外来的打鱼人,不也是赶紧“设酒杀鸡做食”
吗?为什么一定是杀鸡呢?因为鸡是小家禽,公鸡能打鸣,母鸡能生蛋,一般农家,总会散养着十几只鸡。
平时自己舍不得吃,但是来了客人,杀一只鸡,就是一道挺像样的菜。
这样的招待,诚意是有的,可也没那么夸张,绝不像李白所写的那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普通农家,就是这么一个生活状态,不可能那么豪奢。
所以,我们一看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自然就会觉得一股田园风情扑面而来,这就叫写什么像什么。
正因为他写得太像了,所以,南宋的陆游才跟着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游山西村》)。
这也是传承。
最后看炼字精妙。
我们现在说古人炼字,往往会讲“推敲”
的故事,讲贾岛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