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石灰吟》
banner"
>
明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皇帝不给力,大臣有名气。
明朝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剩下的都乏善可陈,不但没什么作为,反倒还经常闹笑话。
有的皇帝好几十年不上朝(明世宗);有的皇帝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偏要自己封自己为大将军(明武宗);还有的皇帝不怎么认识字,就喜欢干木匠活儿(明熹宗)。
皇帝这么胡闹,为什么明朝还能传承二百七十多年?因为有好大臣替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著名忠臣于谦的七言绝句《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所谓“石灰吟”
,就是吟咏石灰。
咏花咏鸟也就罢了,石灰是建筑材料,一点儿诗意都没有,怎么会有人咏石灰呢?其实在中国古代,不仅有人咏石灰,还有人咏木炭,咏什么的都有,而且,还发展出一个诗歌类型,就叫咏物诗。
咏物诗就是借着吟咏一个具体的事物,带出诗人自己的感情,体现诗人的人生态度。
也就是说,明里写物,暗里写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那是把心情寄托在小草上;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那是把志气寄托在小花上;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那是把牢骚寄托在小蜜蜂上;唐伯虎的“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那是把雄心寄托在大公鸡上。
而这首《石灰吟》,则是把一腔心曲寄托在了石灰上。
那么,这首诗究竟怎么翻译呢?
经过千锤万凿才能把它开采出深山,烈火焚烧对它来说也只是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它也毫不惧怕,一定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这首诗完全符合咏物诗的写法,句句不离物,也句句不离人,物与人融为一体。
先说句句不离物。
咏物诗就得写出所咏之物的特性来,而这首诗正是如此。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
是在讲什么?讲石灰石的开采。
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是在讲什么?讲石灰石的冶炼。
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讲石灰石变成石灰粉的过程。
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
,则是讲石灰最重要的特性——清白。
每一句都跟石灰有关,每一句都在讲石灰的特性,这才是好的咏物诗。
你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谜语猜,而且,谁都不会猜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