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国两晋南北朝
banner"
>
《观沧海》
曹操的《观沧海》是我们这本书中所选的第二首皇帝所作的诗歌,第一首是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只不过刘邦是实任的皇帝,而曹操是追认的皇帝。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pī)篡()汉,建立魏国,追封他为魏武帝。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和刘邦的缘分来了,刘邦是大汉四百余年基业的开创人,曹操基本上算是汉王朝的终结者。
两个人性格也有一比,刘邦是个有点儿流氓气的皇帝,而曹操呢,我们从小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汉末名士许劭(shào)对曹操的那句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可见二人的性格也有相似性。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所以重点表现曹操的奸诈,写了好多他干的坏事。
但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完全被小说牵着鼻子走。
事实上,曹操不仅有“奸”
的一面,更有“雄”
的一面。
雄在哪里呢?除了统一中原,为魏国开基之外,曹操还是个文化英雄。
曹操是古代所有帝王之中写诗水平最高的。
他不光自己写诗好,还带出了两个好儿子——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合称“三曹”
。
后世只有北宋的“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可以相媲美。
这还不够,曹操还把当时一批最了不起的文人都团结在自己身边,共同创造出一种既雄壮又爽朗的写作风格。
因为当时还是汉献帝时代,年号“建安”
,所以,后世就把这种慷慨雄壮的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
从此之后,有没有风骨,也就成了我们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曹操既是一代政治家,又是一代文宗,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多见。
说完作者,再说诗题。
这首诗,我们现在一般叫它《观沧海》,但事实上,把标题说全了,应该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也是一篇乐府诗。
所谓“步出夏门行”
,其实是一个乐府的老题目,相当于我们之前讲过的《长歌行》,只不过《长歌行》是五言,而《步出夏门行》是四言。
曹操借这个老题目来填新词,一共填了四章,这首《观沧海》是第一章。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huán),得胜回师,途经碣(jié)石山,登高观海,不禁感慨万千。
将这番见闻和感慨熔铸成诗句,于是有了这首《观沧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