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秦淮河上的客人是什么人呢?还不是唐朝那些达官显贵!
歌女们唱《玉树**》,背后是达官贵人在听《玉树**》,就算歌女无知,官员们岂能不知这是亡国之音?他们什么都知道。
但是,他们却选择装不知道,选择掩耳盗铃,选择醉生梦死,这不是和陈后主时代一样了吗?所以这两句诗,妙就妙在“不知”
,妙在“犹唱”
。
“不知”
的背后是知道,“犹唱”
的背后是不理会。
知道而不理会,就意味着不接受教训,意味着历史悲剧即将重演。
这不正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讲的那句话吗?“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若是达官贵人都能若无其事地唱《玉树**》,唐朝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就这样,一首流行歌曲,串起了古往今来的兴亡之感。
这种兴亡之感和开篇的烟水迷离情景交融,一下子就让秦淮河的形象定格了。
此后我们一想到秦淮河,就再也脱不了杜牧的基调。
而且,恰恰是因为杜牧这首诗,秦淮河的名字才最终确定下来。
本来,在历史上,这条河曾经叫过好多名字,直到唐朝才改叫秦淮,又直到杜牧的《泊秦淮》出来,它的名字才广为传颂,此后再也没有改过。
换句话说,没有秦淮河,当然没有杜牧这首诗,但是,没有杜牧这首诗,其实也就没有今天的秦淮河。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在这部分,我们一共选了八首诗。
我们用《登鹳雀楼》讲唐朝的时代精神,用《出塞》讲唐朝的武功,用《登科后》讲唐朝的文治,用《送元二使安西》讲唐朝的丝绸之路,又用《过故人庄》讲唐朝的富裕和温情,这都是盛唐气象。
然后,我们又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杜甫的《春望》讲“安史之乱”
,这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再用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杜牧的《泊秦淮》讲唐后期的衰亡。
刘禹锡还在抗争,白居易却已经隐退了,到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那一刻,唐朝也就走到头了。
接下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文质彬彬的时代——两宋王朝。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商女是指什么样的女子?
2.《玉树**》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3.怀古诗的写法是怎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