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里”
字都是仄声,所以,它不是五言绝句,而是五言古绝。
再说作者。
范仲淹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政治家,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
他跟我们之前讲的李白、杜牧这些出身富贵的唐代大诗人不一样,他是苦孩子出身。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一个姓朱的人,生活非常艰苦。
范仲淹十几岁的时候到寺院去读书,都要自己做饭吃。
可是,他带去的米太少,不够吃。
怎么办呢?范仲淹就每天晚上量出二升米来,煮成稠粥。
稠粥放置一夜,都凝成了一坨,他再把这一坨粥分成四块,早晨两块,晚上两块,就着一点儿碎咸菜吃。
这就是成语“断齑(jī)画粥”
的来历,形容贫苦人家的孩子努力发愤。
我为什么要讲这段经历呢?因为它和这首诗直接相关。
正因为有这段苦孩子的经历,所以范仲淹当官之后,特别能够体察民间疾苦,这才能写出《江上渔者》来。
先看知识点。
这首诗明白如话,没有什么特别要解释的,只想跟大家说说鲈鱼。
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鲈鱼不就是一种鱼吗?鲈鱼是一种鱼,但它可不是一种普通的鱼,它是中国四大名鱼之首。
所谓四大名鱼,就是松江鲈鱼、长江鲥(shí)鱼、黄河鲤鱼和巢湖银鱼。
在这四大名鱼里,鲈鱼出名最早。
早在汉代,松江的“鲈鱼脍(kuài)”
就是写进史书的一道名菜。
到了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叫张翰的苏州人在洛阳当官,有一天秋风吹起,他忽然想起苏州老家的莼菜羹和鲈鱼脍来,就叹息一声说:“人生最重要的不过是快乐罢了,怎么能为了一点儿可怜的功名利禄就跑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呢!”
当即就辞官回乡,吃鲈鱼脍去了。
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莼()鲈之思”
,现在用来形容人思念家乡。
我讲这个典故是想说,鲈鱼不仅仅是一种鱼,它也是一种很风雅的奢侈品,味道又好,又有文化内涵,大家都喜欢吃它。
所以范仲淹才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长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都只知道喜欢鲈鱼的鲜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