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谓“积弱”
,就是军队不强,总打败仗。
怎样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呢?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任命了一位非常有理想,也非常有闯劲的宰相,名叫王安石。
王安石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为“王安石变法”
。
这些改革措施有些还不错,有些却只是“想得美”
,实际上行不通。
苏轼是个耿直的人,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结果就被改革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了。
他们在苏轼的诗文之中挑出了一些字句,罗织罪名,说他对皇帝不忠。
把他抓到了御史台里,一关就是一百多天,差点儿丢了命。
幸好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他才最终逃过一劫,被贬官黄州了事。
后来,皇帝换了,王安石这一派新党也被打压下去,换上了保守派,按说,苏轼该苦尽甘来了吧?可是这个时候苏轼又说,王安石的一些做法并没有错,这样一来他又成了保守派的打击对象。
总之,新党觉得他旧,旧党觉得他新,他就在这两派之间起起落落,先后贬官黄州、惠州、儋(dān)州,真是九死一生。
这样折腾下来,一般人早就心如死灰了。
可是,苏轼不一样。
他心态特别好,一路走一路吃,在黄州发明东坡肉,在惠州吃荔枝,在儋州吃牡蛎,吃出了好多传世名菜。
同时,他也一路走一路写,写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不就是潇洒走一回吗?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因为这首《题西林壁》就和苏轼的经历直接相关,也和他的心态直接相关。
再看题目,《题西林壁》。
所谓西林壁,就是西林寺的墙壁。
古代庐山有三座寺庙非常有名,一座大林寺,一座西林寺,还有一座东林寺。
古代文人喜欢到寺庙游玩,游玩之后还喜欢在墙壁上题诗,所以这三座寺院都有名篇。
比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写的就是大林寺,而这首《题西林壁》,就题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
当时,苏轼不是被贬官了吗?贬到黄州好几年,之后才让他去了稍微好一点儿的汝州。
黄州在湖北,汝州在河南,那个时候管理也不太严格,苏轼就一路走一路玩儿,还特意到庐山游览了几天,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从各个角度都写过了,总结一下,庐山到底什么样子呢?这首《题西林壁》就是他对庐山的总结。
先看知识点。
这首诗的知识点只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
。
什么是“岭”
?岭是起伏相连的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