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遗余力地给二十七国“外宾”
表演。
胡人有生意头脑,上书杨广要求再开个集贸市场,“帝许之”
,于是洛阳又成了“广交会”
,胡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最令外宾满意的是吃饭喝酒都免单,有好事者问,裴矩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就自豪地回答:“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作者注:直通“值”
)。”
这个惯例到了大清被慈禧发扬光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到了某年被某奥组委继承,凡归属官方新闻中心的外邦记者,均免费胡吃海塞。
那次盛会之盛,还有一例可举。
为彰显大隋之富饶,连树上都缠了真丝绸缎。
有别有用心的外邦反隋人士问裴矩的新闻发言人,说我见到贵国衣不蔽体的百姓不少,何不把这绸子给他们做衣服,缠树上干吗?发言人惭不能答。
以上盛景,花的是大隋的国帑、大隋的民脂民膏,而创意,是裴矩的。
隋大业元年(605年)至大业九年(613年),裴矩几次到张掖、敦煌招商,一时间贸易频仍,商贾往来络绎。
金发碧眼的白人和通体如墨的黑人都来西域做生意,隋朝GDP大涨。
《新唐书》中有载,“矩知帝好远略”
,就帮杨广把西域贸易市场开放搞活,经营得繁茂无匹,还时常请胡商到府上做客,把各国山川地理风物服饰都记录下来,出了本《西域图记》,共收入四十四国,可惜散佚。
假如传到今天,这将是一本价值连城的史料,裴钜的历史地位或可能超过张骞。
隋朝末年,杨广“昏奢愈甚”
,裴矩“无所诤谏,但悦媚取容而已”
。
对这样的裴矩,杨广当然喜欢得不得了,常跟其他臣子说,我想到啥裴钜就提前帮我做了那啥,要不是忠心为国谁能做到呢!
裴矩最擅读心,对隋炀帝的了解远胜同僚,因此杨广诛杀敢言的大臣,不谏;杨广南下旅游,不谏;杨广为开疆拓土横征暴敛,不谏——等到李渊起兵,这回裴矩觉得有必要说说了,结果正玩得高兴的杨广根本不听,还派他回京师接见外宾,裴矩多贼啊,称病不去。
为数不多的一次直谏失败,裴矩就此死心,为了避免将来可能的祸端,从此缄口不语,对手下的仆从杂役也和蔼可亲,一点架子没有。
然而隋亡之前,这位裴大人还是干了件龌龊事。
当时烽烟四起,随驾的御林军军心涣散,每天都有逃跑的。
裴矩就怂恿杨广把逃难妇女中有姿色者配给骁果(作者注:隋御林军)将士为妻妾为营妓,连尼姑也不放过,妇女们的亲人恨得切齿。
骁果军士抱着美女安下心来,有人问你怀里的美女是哪来的呀,军士皆答:“裴公之惠也。”
裴矩这人精,做恶事亦有其明确目的,他以无辜女子为饵,钓得骁果将士的保护,不久宇文化及谋反,大隋旧臣多横死,裴矩毫发无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