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孕妇不建议使用。
甘醇酸:医用的甘醇酸有20%、30%、50%、70%等不同浓度,使用浓度超过50%者需要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操作。
柠檬酸:一般有20%~35%的浓度,可以起到提亮肤色的作用。
可以和甘醇酸、杏仁酸进行混合使用。
维A酸:医用药品,护肤品中不可直接添加,一般使用维A酸的衍生物——视黄醇。
维A酸刺激性比较强,会有干燥、灼热、脱皮等明显不适感,需要建立耐受。
0.025%~0.05%的浓度就有稳定的治疗效果。
有很强的光毒性,需要避光使用。
(2)使用有祛痘成分的护肤品
茶树精油:其可以抑菌抗菌,可以改善皮脂分泌旺盛、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症状。
烟酰胺:其可以减少皮脂中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产生,从而控制皮脂分泌。
有实验证明,2%的烟酰胺对皮肤有一定的控油效果。
外用烟酰胺能够提高神经酰胺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并促进真皮层的微循环,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视黄醇:在皮肤内转化为维A酸进行作用,使得表皮和结缔组织增生、消除皱纹,常添加在护肤品中使用。
同时对于皮脂腺体活跃度有抑制作用,对于已形成的痤疮有消炎作用。
丹参酮:丹参提取物,对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可以抑制皮脂的分泌。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雌激素在临**对于痤疮有显著的作用。
但由于雌激素或合成雌激素均为甾体类激素,在使用的同时会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引发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以及诱发心脏病、中风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因此,植物类雌激素就成了非常好的替代品,既没有上述不良反应,又能达到相似的效果,但作用强度与动物雌激素相比较还是偏弱。
水杨酸酯、茉莉酸酯、白藜芦醇、异黄酮、二氢黄酮类、苯酚类、蒽醌类等植物类雌激素可以起到抑制皮脂腺分泌、减轻炎症、抑制表皮过度增生、促进胶原蛋白再生等作用。
研究表明,涂抹过大豆异黄酮的大鼠皮肤中的原胶原蛋白的含量比阴性对照平均多25%,其机理可能与雌激素相同。
目前,大多抗粉刺类护肤品中除了酸类的成分,都会配合添加一些植物类雌激素成分,一是为了起到上述4个抗痘作用,二是可以减轻酸类成分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保护皮肤。
植物类雌激素成分是和酸类成分相辅相成的功效性成分。
/内调“祛痘”
怎么做?/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下列食物,它们含有天然的雌激素:黑豆、大豆、海带、蜂王浆、枸杞子、芹菜、葛根、鱼腥草、红薯、无花果、猕猴桃、柿饼、草莓、柚子、桑葚。
其中每100克大豆就含有16~150毫克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类雌激素,有模拟人体雌激素的作用。
在双向调节雌激素的同时具有抗氧化、减少血栓、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豆浆就属于很好的饮品。
海带除了含有黄体酮,其中含有的海带多糖肽对急性辐射损伤也有一定的修护作用。
高糖、油腻饮食会加重出油,因此以下食物要较少摄入:牛奶、奶茶、蛋糕、巧克力、亮氨酸含量高的肉类食物(如牛肉、猪肉)。
研究证实高亮氨酸食物可以通过激活TLR通路促进炎症产生,激发痘痘。
牛奶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会导致油脂分泌旺盛。
据统计,每天喝400毫升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长痘概率增加44%。
这最早是在2005年由哈佛医学院提出的,国内专家对此也达成了共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