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时的李白享誉整个大唐,小迷弟杜甫恨不得将李白夸到天上去。
但李白性格开朗、朋友甚多,很快就和杜甫分开了,去其它地方享受退休生活了。
随着李白的离开,杜甫又要重新回归复读生的糟糕生活中。
这几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追星生活不得不终止了,潇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他第二次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一次又落榜了。
如果上一次落榜,是因为杜甫漫不经心,读书不够刻苦,那么这一次考试,并不是杜甫没有能力。
要怪就怪当时的考试风气,以及宰相李林甫嫉妒贤能。
李林甫担心有才之人抨击朝廷,加上他本人又资质平庸,不想让读书人超越自己,故意让所有人都落榜,这样就没有人在玄宗李隆基面前说实话,方便他排除异己,堵塞言路。
可皇帝那边怎么交代,所有考生都落榜了,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但李林甫不是一般人,他能说会道,他告诉玄宗李隆基是因为你治国有方,所以已经没有遗漏在外的贤能之人了。
拍马屁都要拍到脸上去了,话术太低级,但凡长脑袋都知道,这话能有多少水分。
可当时的玄宗李隆基沉迷玩乐,没有追根问底,所以李林甫这个老六成功逃过一劫。
还有一点,杜甫游历多地,见惯人间疾苦,他太清楚老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了,所以他将拯救大唐的满腔热血都写在了白纸上,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给大唐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偏偏考官不喜欢这样的答卷,所有人都在歌唱大唐的盛世,都在赞颂皇帝的功德,偏偏杜甫不这样做,成为了异类,别人怎么会喜欢。
公务员考试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走举荐这条路了。
用现在的目光看就是疯狂给HR投简历,简历上写好自己的特长优点,外加自己的文章诗作。
基本流程是先夸HR,再夸董事长,最后夸大唐这个时代。
只要你彩虹屁夸得好,得到任用的机会就会更大。
连李白这样的狂士在写求职信的时候都会夸赞HR,还将人比作周公。
举荐这条路不比公务员考试容易,李白也是走了小半生才肯放下尊严,嘴像抹了蜜一样甜。
而且李白还遇到爱才的贺知章,这才出人头地。
可杜甫至死是少年,他的精神太理想化,思想又前卫,人品极贵重,只不过是贪玩了一点罢了。
他的简历可以说有些炫耀的成分,说自己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有足够的见识能够辅佐君王成为明君。
把自己夸得天上地下无所不能、无所不通。
杜甫也不想想这话说得多露骨,他的简历既讽刺皇帝不是明君,又讽刺现在的官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而且杜甫还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曾经不看好李白的渝州刺史求着见我,**不羁有才学的王翰非要和我做邻居,你瞧瞧这么多人捧着我,我给你写求职信,那都是给你面子,你可不要蹬鼻子上脸,而且我马上就要身居要职了。
这是求职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威胁信呢。
杜甫写的还不止这些,他将所见所闻全部呈现在信中,和考试答题时一样,将百姓的贫苦展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他早上去敲富人家的大门,晚上跟着富家的马车,深刻体会到富人五光十色的生活,穷人履步为艰的日子,将巨大的贫富差距阐述的一清二楚。
你就说这样的求职简历,哪个大唐HR能不喜欢呢,你这不是有病,既然你都这么厉害了,还跑我这里做什么显眼包呢。
杜甫就是放最狂的话,挨最毒的打。
他这样求职,怎么可能会有人举荐他。
简历石沉大海,生活窘困,中年男子杜甫长安漂泊无望,哪怕是这样,他也不忘调侃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外号少陵野老。
翻译过来说的就是一个居住在长安郊区,一事无成的中年男子。
换做一般人可能就要放弃了,毕竟长安不相信眼泪,还不趁早回老家去,没准还能种种地,勉强维持生活。
可杜甫是诗圣啊,他怎么能放弃自己的理想,血可流、头可短,理想不能忘。
实在不行走后门呗,杜家也是传了几十代的大家,朝中总有几个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