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这种标准,它是人们在对自己和他人的品行的长期观察中逐渐形成的,是良心这个判断行为好坏的伟大的法官和仲裁者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加工而成的标准。
每个人都会持有这种观念。
根据为此付出的那些观察的细致程度和精确程度,以及进行那些观察的专心程度的不同,每个人对这种标准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但整体的色调都是协调的,所勾画出来的轮廓也是逼真的。
具有智慧和美德的人,天生就具有细致和精确的感受能力,他为了进行这种观察时而倾尽全力。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色彩和轮廓上的特征每天都有所改进。
由于他比其他人为此付出的努力更多,所以他的理解更加深入,并在自己的心中塑造了更接近于准确的模型,从而更加深切地沉溺于它那高雅而神妙的美。
他竭尽所能地临摹那位非凡的大师所创作出的完美作品,但却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他面对永远无法达到上帝作品之完美精确的复制品,感到自己一切努力都存在着缺陷,并因此怀抱忧伤和羞愧的忏悔:自己是多么地缺乏注意力和判断力,从而在行为和谈吐上都无法达到那完美合宜的法则,并且就这样偏离了那个他想要用来塑造自己品性和行为的模型。
然而,当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第二条标准,即他身边的人通常能达到的那种标准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了。
可是他主要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前一条标准上,因此他从中所受到的打击远比从他处得到的补偿要高得多。
他从不会因此自视甚高以致傲慢地看不起品质不如他的那些人,因为它对自身的不足了如指掌,也十分清楚在追求完善品质的路上所要遇到的困难,所以他不会抱着不屑与轻蔑的态度来看待他人更加明显的缺陷。
他决不会因其卑猥而侮辱他们,而总是怀着宽厚的同情去看待他们,并且乐意以自己的劝告和体会来督促他们进步提高。
没有一个凡人能真正做到完美无缺,以致不会有人在一切方面都胜过他人。
所以如果有人一时在某个方面胜过了他,他决不因此妒忌他们的优点,因为他明白,要超过自己是多么地不易,所以他对他们的优点总是抱以真诚的敬意,并且必然给予他们应得的高度赞许。
总之,真正的谦虚、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的良好品质,会烙印在他的心中并且体现在他一切行为和举止上。
在所有具有自由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式中,如绘画、诗歌、音乐、辩论和哲学中,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最谦逊的,因为他比任何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同他观念中形成的完美作品相比,还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对于这种完美作品他在心中已经形成了某种观念,他竭尽全力地模拟它,但也无法指望自己能模仿得一模一样。
只有低等的艺术家才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形成尽善尽美的概念,甚至从不加以考虑,而且他们更愿意和其他的艺术家相比,甚至是不如他们的。
伟大的法国诗人布瓦洛常常说: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尽管他的某些作品或许并不比从古至今的同类诗歌差。
他的老朋友桑托伊尔,只创作过一些中学生水平的拉丁诗作品却喜欢幻想自己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作出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的样子。
布瓦洛用可能是狡黠的双关语来回答他:他当然是这方面有史以来唯一一个伟大的人。
布瓦洛总是用他在诗歌领域里最完美的标准来考量自己的作品。
我相信布瓦洛已经尽了一个人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去深入地探求这个标准并力图精确地把它表现出来;而桑特维尔主要是用同时期其他一些拉丁诗人的作品来考量自己的作品,如此比较,他的水平当然是不低的。
这样看来,倾其一生去进行努力,而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始终符合那完美的标准是十分困难的,相比之下,制作一个精美的艺术品要容易得多。
艺术家总是投入其全部技能、经验和知识,从容不迫地从事他那宁静的创作工作。
聪明人在任何时候——健康时或者患病时、成功时或者失意时、劳累或者清闲时——都必定保持自己行为的合宜性。
他从不会因突如其来的困难和不幸而惊惶失措,不会因他人的不义之举而采取不择手段的行动,不会因激烈的派系斗争惶恐万状,也不会因残忍的战争而亡魂丧胆。
当人们更关注于第二条标准——人们通常能够达到的那种平常程度的优良品质,并以其来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判断自己的品质和行为时,很多人都会真切地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然大大超过了这条标准,这是正确的,也被公正的旁观者所承认。
然而,若这些人的主要注意力总是指向一般的标准而不是观念上的完美标准,他们就难以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所以他们常常是狂妄自大盛气凌人的。
他们还热衷于赞美自己和轻视别人,虽然他们的品质并不十分端正,更不具备真正谦虚有德之人所具备的那种优点,但是,他们那极端的自我赏识与自以为是还是能迷惑民众,甚至常常使高明的人也受到欺骗。
民间那些冒充内行的骗子不学无术却往往获得惊人的成功,这足以说明民众是多么容易被走花溜水的自我吹嘘所欺骗,从而成为他们的崇拜者。
而且特别是当这些吹嘘被某种高度真实的优点所维护时,当它们被夸夸其谈的卖弄渲染的金碧辉煌时,当它们得到位高权重者的支持时,当它们偶尔成功并且为此博得民众的高声喝采时,即使清醒的聪明人也难免失去主见,和愚民一起沉湎于崇拜迷信之中。
正是这种愚蠢的喝采与膜拜常常将理智的人心搅乱。
而且当远远的注视那些伟大人物时,人们往往会怀着某种真诚和钦佩心情去敬仰他们,有时会更甚于骗子的自我吹嘘。
当内心没有妒忌的时候,人们都乐于钦佩甚至崇拜别人,并且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心意中将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塑造成圣人的样子。
或许这些所谓的伟大人物过分的自我赞美是很容易理解的,不熟悉他们的人常常怀着尊重甚至几乎是崇敬的心情去听信那些夸耀,而能够洞悉真相、了解情况的聪明人只会对这种无耻的夸耀嗤之以鼻。
几乎在所有时代中都有这种情况:大部分声名显赫、威风八面的人物,在相隔多年的后世中变得一文不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