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永远的《骑兵军》
banner"
>
作者简介: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
祖籍广东新会。
1966年初中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
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年。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专业。
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国家一级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从事写作以来,已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散文共计400余万字。
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
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5卷。
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本刊2003年第10期曾转载她的中篇小说《芝麻》。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以下简称问):能否谈谈您阅读巴别尔的短篇小说集《骑兵军》,其中最喜欢的篇目?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您为什么偏爱这位与海明威的小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硬汉风格的小说家?
张抗抗(以下简称答):最早读到《骑兵军》的其中三个短篇小说,就是刊登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上的。
印象中,贵刊是较早推介这部小说的。
《盐》《我的第一只鹅》《一匹马的故事》,确实都是全书中给人冲击力最强的几篇。
当时就觉得巴别尔小说的构思很特异,文字紧密让人看得透不过气,一段话需要来回“扫描”
好几遍。
后来很快去买了《骑兵军》的插图本,读过前后的序和跋以及他的生平介绍,更使我对这位被“掩埋”
几十年的前苏联作家心生敬仰之情。
除了贵刊选载过的那几篇小说,还有像《泅渡兹勃鲁契河》《家书》《基大利》《多尔古绍夫之死》《马特韦·罗季奥内奇·巴甫利钦传略》《政委康金》《阿弗尼卡·比达》《歌谣》,以及《一匹马的故事续篇》,都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我不知道其他的女性作家和女性读者是否也喜欢巴别尔的小说。
在我看来,巴别尔打动读者的并非是因为他的“坚硬”
或“强硬”
,而恰恰是他的文本背后潜藏的“软弱”
。
用地球来比喻,地壳的表面是泥土而后岩石,岩石坚硬而厚重,包裹了整个地球。
但是通过岩石层,钻透地壳到达地层深处,“地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