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窗外,一片枯叶打着旋儿落下。
第二天清晨六点,曹忠出现在北影厂门口。
一辆改装过的卫星通信车停在路边,车身漆着褪色的“国家地理科考队”
字样。
赵海城裹着军大衣站在车旁,身旁站着五个人:摄影师老周、录音师小林、剪辑助理陈默、医疗顾问李昭??以及戴着口罩、拄着拐杖的景田。
“你怎么来了?”
曹忠皱眉。
景田摘下口罩,笑了笑:“轮椅都陪我走过火场,这点风雪算什么?我不是来演的,是来见证的。
你们拍的时候,我在旁边写日记。
万一哪天我又动不了了,至少还能写点东西。”
没人说话。
风吹起他们衣角,像一面面未展的旗。
七小时飞行,两小时颠簸山路,车队终于抵达和田县最西端的塔瓦库尔乡。
这里没有电影院,没有咖啡馆,甚至没有一家像样的商店。
学校的教学楼是砖木结构,屋顶盖着铁皮,教室里的暖气靠烧煤炉维持。
操场上立着一根旗杆,红旗被风撕成了三瓣,仍倔强地飘着。
阿依古丽在校门口迎接他们。
她四十出头,脸庞粗糙,眼神却亮得惊人。
见到曹忠一行,她没说客套话,只递上一张手绘地图:“这是两个孩子最后出现的位置,在‘鬼风沟’附近放羊。
牧民说那地方十年死过七个人,风会吃掉声音。”
当晚,他们在教师宿舍挤出一间临时剪辑室。
墙上贴着学生们画的《长安》人物图,张小敬站在城墙上,手中提刀,身后是万家灯火。
“我们要拍什么?”
陈默问。
“真实。”
曹忠盯着地图上的红点,“不美化,不煽情,也不回避恐惧。
我们要让观众知道,当灾难来临,有些人不会等英雄降临,而是自己变成光。”
第三天清晨,摄制组分成两路。
主力随搜救队进入山区,另一组由景田带队,在学校拍摄师生日常。
他每天坐在教室后排,用一台老式录音机录下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记录老师们如何在停电时打着手电讲课,如何把唯一的棉被让给生病的学生。
“老师,你会害怕吗?”
一个小女孩问他。
景田顿了顿,说:“怕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