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就在同一夜,天空出现罕见的极光??绿色光带如绸缎般舞动,在漆黑的穹顶下流转不息。
“这地方连极光都有?”
阿杰惊讶地问。
扎西顿珠摇头:“不是极光。
这是大气电离现象,当地人叫‘神山之眼’。
据说,只有当某件大事即将发生时才会出现。”
所有人抬头仰望。
那一刻,没有人想到开机拍摄,只是静静站着,任寒冷刺穿衣裳,灵魂却被某种宏大温柔包裹。
次日清晨,格桑发现界碑底部多了一行新刻的盲文,用金属钉凿成,深深嵌入石缝:
>“我虽不见天地,然知山河永固。”
没人知道是谁刻的。
但当曹忠看向景田时,后者嘴角微扬,指尖正轻轻摩挲着盲文笔记的封面。
“是你?”
曹忠低声问。
“我只是说了句话。”
景田笑,“是风把它吹进了石头里。”
影片主体拍摄历时六十八天,跨越冬春两季。
后期制作比《听见光》更加复杂。
这一次,不仅要呈现视觉缺失的世界,更要表现一种“存在即守护”
的精神重量。
景田提出“双轨叙事”
结构:一条线以正常影像展现守护员的生活细节;另一条则完全依赖声音与触觉描写,辅以抽象动画象征内心独白。
例如,在表现格桑思念女儿的段落中,画面全黑,仅有指甲敲击铁床栏杆的节奏,逐渐演化为童谣旋律;而在暴雪封山的夜晚,则用鼓点模拟心跳,叠加呼啸风声,营造窒息般的孤独感。
2027年国庆前夕,《守界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特别放映。
国务院领导出席,全体起立观看。
片尾,当格桑的女儿终于来到岗嘎南坡,在父亲带领下亲手触摸界碑上的盲文时,全场泪流满面。
那孩子轻声念道:
>“爸爸,原来你一直守着的,不只是石头,是家门。”
散场后,一位退役将军握着曹忠的手久久不放:“多少年了,没人敢拍这样的片子。
你们不是在讲故事,是在唤醒记忆。”
影片公映后,豆瓣评分稳定在9.7,猫眼好评率94%。
全国掀起“寻找身边的守界人”
热潮。
媒体陆续报道了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护边员夫妇、新疆阿拉山口风电巡检员、广西友谊关边境民警等平凡英雄的事迹。
教育部联合军委政治工作部发布通知,将《守界人》纳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推荐片单,并组织视障学生参与配音版录制。
而最深远的影响,发生在岗嘎南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