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曹导这部电影,是要给华夏观众祛魅,也是在给我祛魅,
但最重要的是,他在让我选条边。”
陈道民看向王晶花,沉吟着,面容都变得有些苦涩。
“不演的话,和曹导之前好不容易积累好的关系,看...
曹忠放下手机,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灯火人间》的稿纸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影,像一排排等待被点亮的街灯。
他忽然觉得这四个字沉得压手??不是剧本本身有多厚重,而是它所承载的东西太具体、太鲜活,鲜活到几乎能听见那些深夜里传来的呼吸与脚步声。
他想起去年冬天在岗嘎南坡的那个极寒之夜,景田躺在行军床上,说:“导演,你知道吗?盲人其实最怕黑。
因为我们的‘看’靠记忆和声音支撑,一旦这些断了,世界就真的塌了。”
当时炉火将熄,屋外风如刀割,可那一刻,曹忠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清醒:所谓光明,并非来自太阳或电灯,而是源于人心不肯熄灭的那一丝执念。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采访笔记。
这是过去半年他走访全国各地夜班岗位时亲手记录的素材。
每一页都浸着不同城市的气味:消毒水味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凌晨三点;焦糊味夹杂机油香是沈阳机务段检修车间的通宵作业;还有广州119指挥中心接线员耳畔永不间断的铃声回响……他曾跟着一位女护士连值三个夜班,亲眼看见她在抢救室门口蹲下来哭完五分钟,又抹干眼泪推门进去继续按压病人胸口;也曾在暴雨夜陪消防员冲进坍塌民房,听着废墟下微弱的呼救声,那一刻所有人都忘了疲惫,只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
“城市从来不睡,只是有人替它守夜。”
这句话不是诗意,是事实。
桌上的咖啡凉了,他没动。
窗外蝉鸣阵阵,绿萝叶片轻轻晃动,仿佛回应着某种无声的节奏。
他重新坐回椅子,翻开第二页,上面写着第一个故事梗概:
**第一章?心肺复苏灯**
地点:南方某三甲医院ICU走廊
时间:凌晨2:17
人物:林素华,48岁,主管护师,从业23年
那天夜里,一个年轻男孩因车祸送来,颅内出血严重,抢救持续六小时仍未脱离危险。
家属跪在地上求医生“别放弃”
。
林素华全程参与,做完第十二轮血压监测后,她悄悄躲进医护休息室,打开手机相册,翻出女儿五岁时的照片??那孩子如今已在国外读研,三年未归。
她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然后轻声说:“妈还在救人呢。”
这个细节被曹忠记了下来。
后来他问她:“为什么偏偏这时候想女儿?”
她答:“每次看到年轻人快不行了,我就怕自己来不及等到她回来。”
这一幕将成为电影开篇的第一个长镜头:冷白灯光下,走廊尽头的监护仪发出规律滴响,镜头缓缓推进,穿过忙碌的身影、半阖的病房门、一杯凝结奶皮的冷牛奶,最终停在那张布满细纹却异常平静的脸上。
没有台词,只有心跳机的声音逐渐放大,化作整部影片的背景律动。
赵海城说得对,《灯火人间》又是块硬骨头。
这类题材最难拍的,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如何避免煽情,如何不让真实变得虚假。
观众见多了“伟大牺牲”
的套路,反而会对真情实感产生怀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