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就在这时,城里传来了好消息:父亲的工资恢复了,还补发了一大笔钱。
但是,父亲没有信来,也没有寄钱来。
他已经好久都不给家里寄钱了。
母亲便要你写信向父亲要钱,父亲再不接济一下,日子难得过下去了。
母亲自己为何不向父亲要?或者,自己去东坪一趟?你不晓得。
你敏感到,母亲不愿去,母亲的话已经不起作用了。
于是你平生第一次写了信。
特意用了当时流行的信笺,天头印着毛主席语录:要斗私批修。
你详细地列举了乡下生活的困难,说明了母亲的身体状况,你除了央求父亲寄点钱来,还要父亲想想,看有没有脱离困境的办法。
你暗示只有离开乡下才会彻底解决问题,真是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你用大人的口吻说,母亲身体堪忧,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你居然在一个句子里用了两个堪字,你为想出了这样的句子而暗暗高兴。
但是你遭到了父亲的严厉驳斥,他在回信里龙飞凤舞地写道:乡下人祖祖辈辈都过的生活,你们为什么过不得?不要把农村说得那么苦,那是阶级敌人今不如昔的反动论调!
你妈是地主子女,本该老老老实实劳动改造,还指使你写这样的信来,想到哪里去了?如今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都要上山下乡,《人民日报》社论都说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嘛!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嘛!
你和你妈,只有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走,好好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才会有自己的前途!
父亲的信给你上了一堂严肃的思想政治课,至于给家里接济的事,只字未提。
你是从大队部拿到这封信的,看完之后,就悄悄地撕了。
你不想给母亲看,也没有跟她说。
自从父母吵架之后,伯父一家也对你们另眼相看了。
或者说,伯父很自然地、很血统地站在他的弟弟一边了。
老屋西头的李子熟了,李子树是祖上种的,但一直归属伯父家,弟弟不懂事,又眼馋,就爬到树上摘了些黄透的李子来吃。
堂弟就不干了,跟弟弟吵开了,两个人吵着吵着就扭打起来。
李子味道并不太好,酸中带甜,但毕竟可以吃,还可以悄悄拿到街上卖钱,然后换盐回来的。
弟弟摘了李子,就跟从伯父口袋里偷钱差不多。
两个伢子一打架,两家大人也牵扯进来了。
伯娘骂骂咧咧很不好听,什么不晓得好歹的黄眼狗啊,欺负她不认字啊,还把母亲地主女儿、走资派堂客的身份拿来说事,说是向贫下中农反攻倒算。
不就是几颗李子的事吗?再说李子树是祖上栽的,所有后代都有份的。
母亲争辩着,声音却太秀气,气势上就输了。
伯母指手画脚的,指尖差不多戳到母亲脸上来了。
伯父板着脸站在一边观战,并不插手,他知道,论吵架,他的堂客决不会处于下风。
母亲气不过,从弟弟手中夺过李子,向伯娘掷过去,然后就躲到屋里关上了门。
惹不起躲得起,这是母亲历来的处世态度。
伯父同样把渡过饥荒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他悄悄地去东坪找了父亲,走之前没有跟任何人说。
他回来之后的那天傍晚,你灵敏的鼻子闻到伯父家的火塘里飘出了稀罕的肉香。
接着堂弟端着碗出现在阶基上,堂弟碗里不仅盛的干饭,还有几片小炒肉。
堂弟大方地夹了一小片肉给你,还炫耀地附在你耳边道,你爹打发了我爹三十块钱呢,我爹不让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